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0年第4期
编号:11907509
边缘型人格障碍大学生的潜在防御机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第4期
边缘型人格障碍大学生的潜在防御机制

     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采用主题统觉测验(TAT)为工具,使用防御机制评定系统(DMM)对两组被试故事样本进行分析,以心理防御机制类型、成熟程度为测评维度,其中以心理防御机制发展成熟程度为重点,探索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无意识防御机制特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某大学入学新生进行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PDQ-4+)[10]调查,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2份。年龄18~49岁,平均(20.2±2.7)岁;男生1301人,女生2251人,共筛查出边缘型得分≥7者254人。为检验评分者一致性程度,首先由2名受过人格障碍定式临床检查培训的研究人员对15人进行面谈评估,结果评分者一致性系数为0.87。再由两人对其余239人进行面谈,最终确诊边缘型人格障碍62人,从中按其边缘型得分由高到低选取30名为BPD组。从边缘型得分<2分的群体中,由高到低选取30名为对照组。

    1.2工具

    1.2.1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中文版本[10]

    该问卷是美国Hyler博士根据DSM-Ⅲ编制的用于筛查人格障碍的自陈式问卷[11]的中文版 [10],包括107个项目,归于12个领域。

    1.2.2 人格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tructured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Ⅲ-R Personality Disorders,SCID-Ⅱ)[12]

    SCID-Ⅱ由Spitzer等编制,是与DSM-Ⅲ-R诊断系统匹配的人格障碍临床半定式检测工具,可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诊断项目,本研究只采用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评估项目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