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0年第5期
编号:11907000
觉知疗法改善肾移植患者情绪困扰:个案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第5期
     【摘 要】 目的:初步探索觉知疗法对肾移植患者情绪困扰的干预效果。方法:1例肾移植患者接受8周觉知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睡眠状况量表和注意觉知量表,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对患者实施测评,并收集患者的主观报告。结果:患者经过干预后,其抑郁、焦虑水平下降,睡眠状况改善,觉知度提高,其改善在追踪期获得保持。结论:觉知干预对有效帮助国内肾移植患者进行情绪调节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未来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觉知疗法;肾移植患者;情绪困扰;个案

    中图分类号:R749.055,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5-0380-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5.016

    随着肾移植生物学研究的进步,新医疗器械的出现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肾移植患者的存活率也不断提高[1]。虽然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存活的希望,但疾病本身以及术后维持治疗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困扰。研究表明,肾移植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低[2],常出现的心理困扰表现为紧张、烦躁、抑郁和绝望[3],可能出现不配合医院治疗、物质滥用等行为[4],这对治疗和康复极为不利。

    目前,国内已有研究者开始探索对肾移植患者情绪困扰的心理干预[5]。采用的方法多是向病人讲解尿毒症的有关知识、提供安慰与心理支持、争取家属的支持等,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1-5],但没有以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核心。

    检索国际上情绪困扰干预研究领域的近几十年来的文献,来自东方文化的觉知(mindfulness)1 疗法受到关注[6]。该疗法在西方被广泛用于辅助慢性严重疾病患者,如癌症患者[9]、多发性硬化患者[10] ,增强情绪调控能力,应对情绪困扰,或直接用于处理情绪问题和障碍,如抑郁症[11]等。研究表明,该疗法能有效改变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困扰,降低焦虑、抑郁情绪[12]。

    Kabat-Zinn将觉知定义为一种有意识的、不带批评的对此时此刻的注意[7]。Brown 和Ryan认为觉知能使人更好保持对此刻的体验和现实状态的专注力,将个人从习惯性想法和习惯性且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8]。虽然觉知疗法对心理障碍及问题的治疗获得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但其治疗机理尚无定论[8]。结合其定义及操作技术,本研究者认为,觉知疗法同中国“太极拳”的“行意合一”是一致的,而与太极拳不同的是,觉知训练更强调将这种“行意合一”扩展到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每一刻去,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练习者的专注力、洞察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虽然太极拳对练习者心理的调节机理也不清楚,但从该角度对觉知疗法进行解释,能相对较容易获得来访者或参与者对该疗法的理解。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有研究采用觉知疗法干预肾移植患者的情绪,基于以上的研究状况,本文对1例肾移植患者进行觉知干预,以初步探讨觉知疗法对肾移植患者的情绪调节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个案基本情况

    男,26岁,河北农村人,已婚并有一女。高中毕业后无固定工作,主要是经营个体商店,家庭条件较好,现患尿毒症已经4年,2007年左侧肾移植,至今服用防排异反应的药物,目前身体无异常反应。患者反映的情况主要为心理压力非常大,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的关注;焦虑、抑郁情绪较严重,经常会有头晕、心悸的感觉,总是担心会有不好的情况发生,唯恐有些许的疏漏;睡眠状况较差,虽然休息的时间并不少,但是睡眠的质量不高,每次休息后还会觉得疲倦、乏力;担心别人知道他患有此难以治愈的疾病。总体上,患者本人对心理问题非常关注,也希望通过改善心理状况来促进疾病的改善,具有配合心理治疗的动机。

    1.2 方法

    1.2.1 干预目标

    在咨询前,咨询师与患者达成共同的干预目标,即通过觉知干预改善以下状况:降低焦虑、抑郁水平;提高觉知度,能够客观地认识和接纳尿毒症;改善睡眠状况。

    1.2.2 评估工具

    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3]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4] 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15];用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8]评估患者的觉知水平,得分越高说明觉知的程度越高。该量表经过研究者初步翻译后,由两名英语专业研究生修订,确保汉语的含义与英文保持一致。共180名被试参与该量表的修订,Cronbachα系数为0.82,验证性因素分析CFI为0.99。

    在干预前、干预后和追踪期(干预结束后1个月),由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4个量表。

    1.2.3 干预过程

    与西格尔等人制定的觉知认知疗法[11]书中的方案基本一致,只是去掉了该方案中抑郁症的部分内容(约占干预内容的十分之一),干预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觉知躯体感觉、觉知呼吸和觉知想法。整个干预共8次,每周1次,每次1.5小时~2小时。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干预通过电话实施,每次干预除了引导患者进行觉知练习外,还要与其讨论其体验和问题,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觉知疗法的关键在于来访者的日常练习,会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更好掌握觉知技术,要求来访者在接下来一周内的每一天中,结合治疗的进度,另外用45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每次干预后布置的觉知练习。

    干预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介绍情绪与身体健康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介绍觉知干预及其治疗效果,强调觉知干预中需要持有的基本态度,如接纳、不判断、耐心、好奇心等。

    第1~3次干预中觉知练习主要包括两个:觉知躯体感觉(body scan),即从头到脚循序地觉知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觉知散步(walking mindfully),客观觉知身体各个部位在行进中的感觉。患者练习时,向其强调:当觉知到分心走神、调整姿势的冲动、烦躁等情绪时,觉知并接纳这些心理现象的存在,温和而耐心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对当下觉知任务上来。强调正是从这些细微的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培养和积累耐心、专注、平和。刚开始练习时,患者会感觉各种症状变得更加明显起来,总是拿着血压计测量自己的血压,并经常向咨询师或医生询问,觉得通过询问,感觉问题就解决了,但是持续不了多久,又开始不放心,又有联系咨询师或是医生的冲动。咨询师在此时并不刻意去解答他所提出的问题,而是强调接纳这些感觉,以及期望获取解答的冲动,而后引导他依然回去客观觉知躯体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如果发现持续存在的异常的感觉,则要考虑体检)。

    第4~5次主要的觉知练习: 觉知呼吸,依然强调接纳在练习中出现的分心、冲动、情绪等情况,温和而耐心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对当下呼吸的觉知上来。先向患者介绍呼吸的两种不同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让他尝试着进行腹式呼吸并觉知,向他强调在练习的时候对待任何事物(期望或不期望出现的)保持接纳、耐心、好奇心等态度的重要性。经过练习,患者认为自己更加平静一些了,特别是在情绪有波动的情况下。如以前开车的时候,他总是会想“今天出去该不会有什么车祸发生吧”,所以每次出门都让他觉得非常恐惧,形成了“恐惧—不敢出门—更多的恐惧”这样的恶性循环,咨询师鼓励他去面对和接纳自己的恐惧,觉知它们的存在,而后将注意力温和地拉回到开车上来,患者报告有收获。, 百拇医药(刘兴华 楚玉琴)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