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0年第9期
编号:11950319
震后3个月不同安置社区中轻度受灾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第9期
震后3个月不同安置社区中轻度受灾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
震后3个月不同安置社区中轻度受灾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

     全体受试CES-D均分为(41.07±9.01),根据量表的划界标准[6],达到抑郁症状的划界分(20分)以上的受试共有101人,约占受试总数的48.3%。其中原址安置组46人,迁址安置组55人,两组筛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5,P=0.519)。

    原址安置组IES-R均分、CES-D均分均低于迁址安置组[(32.82±14.96)vs.(37.21±15.12),t=-2.11,P=0.036;(19.52±8.86)vs.(22.49±8.95),t=-2.41,P=0.017]。

    2.3对PTSD症状的回归分析

    将PTSD症状(IES-R量表得分)作为因变量,选取年龄、性别、地震对生活造成的财物损失、情绪影响、生活目标改变、人际关系改变等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别考察两组受试中PTSD症状的预测因素。结果显示,在原址安置组的受试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情绪影响、财物损失、年龄、人际关系的改变(表1)。提示,对这些受试而言,地震带来的情绪影响更负性的、财物损失更轻的、年龄更大的、人际关系更疏远的,PTSD症状可能更重。这4个变量能解释IES-R量表得分方差的39.9%(Adjusted R2=0.354)。在迁址安置组的受试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情绪影响、生活目标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表1)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