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80252
社会心理干预对自杀未遂者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徐东 张学立 李献云 牛雅娟 张艳萍 王绍礼 杨甫德 曹孔敬 许永臣
第1页
第3页
第6页

    参见附件(4923KB,11页)。

    徐东 张学立 李献云 牛雅娟 张艳萍 王绍礼 杨甫德 曹孔敬 许永臣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山东郓城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对自杀未遂者实施社会心理干预,促进自杀干预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将某农村地区综合医院急诊室救治的115例自杀未遂者纳入研究。采用WHO健康量表、情绪稳定性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对115例被试评估后,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58)和对照组(n=57)。对干预组实施心理社会干预,包括在院时针对自杀预防的健康教育和出院后18个月内的7次入户随访干预,而对照组仅在住院时给予必要的情绪舒缓。出院后18个月时采用入组时的测查工具,加上生活质量量表、目前感觉状态自我评价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两组再次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出院后18个月内,干预组中1例自杀未遂,对照组中4例出现自杀行为(自杀未遂2例,自杀死亡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8个月时,干预组WHO健康量表得分增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Beck抑郁量表、情绪稳定性量表减少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18个月时的自我感觉评价得分,应对方式量表中的解决问题得分,社会支持量表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自责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对农村自杀未遂者实施社会心理干预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精神心理活动状况,降低绝望感,从而降低再自杀行为发生风险。

    【关键词】 自杀未遂 社会心理干预 随访 效果

    【基金】世界卫生组织SUPRE-MISS项目

    【分类号】B846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24-29.)Effectiveness of 18-month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for suicide attemptersXU Dong,ZHANG Xue-Li,LI Xian-Yun,NIU Ya-Juan,ZHANG Yan-Ping,WANG Shao-Li,YANG Fu-De,CAO Kong-Jing,XU Yong-Chen1WHO Collaborating Center for Rese
------
     自杀未遂或有过自杀未遂史是再次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之一。自杀未遂后一两年内或头几年自杀死亡和重新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性最高。对自杀未遂者未遂后一段时间内开展社会心理干预具有现实意义。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14个国家开展了自杀未遂干预实施项目(Multisite Intervention Study On Suicidal Behaviors.SUPRE— MISS,WHO),目的在于系统地了解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评价通过电话或其他面询等简单接触方式对自杀行为的干预效果。目前一些报告亦已发表,如,5个文化背景各异,经济发展不同国家数据表明,通过干预有效降低了未遂出院后18个月内的自杀死亡率,但并未明显降低自杀未遂率。我们参与了该项目的国内研究工作。考虑到研究地点在农村地区,未遂者出院后就诊距离远,当今环境下因自杀问题而主动寻求心理服务也不太现实,我们采用对自杀未遂者进行随访的方式开展工作,目的在于提供自杀未遂者心理服务的同时,评估通过实施心理社会干预能否减少未遂者再次出现自杀行为或能否降低导致再次自杀的个体危险因素如焦虑、抑郁、不良应对能力与认知水平等,推动对自杀未遂者实施心理干预医疗模式的建立,促进自杀干预工作的开展。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923KB,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