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同伴依恋类型与社交网络行为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第1页 |
第3页 |
参见附件。
颜晓敏 吉阳 熊朋迪 祝卓宏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同伴依恋类型的中学生在社交网站的网络行为差异。方法:选取12~18岁中学生522人(男214人,女308人;高中生358人,初中生164人),采用儿童依恋调查表(AQ-C)和自编中学生社交网络行为调查表分别调查中学生同伴依恋类型及使用社交网络(人人网)情况。结果:中学生社交网络行为包括工具行为、社交行为和隐私行为3个维度。非安全型中学生隐私行为维度得分高于安全型[(11.7±3.5)vs.(10.8±3.4),P0.05]。非安全型初中生"允许访问主页"(26.5%vs.19.2%,P0.05)得高分的比例高于安全型;非安全型高中生"公开个人资料"(61.5%vs.42.2%,P0.05)和"公开日志和相册"(58.5%vs.42.2%,P0.05)得高分的比例高于安全型;高中女生群体中,非安全型学生在"公开个人资料"(62.2%vs.37.5%,P0.05)、"允许看留言板"(51.4%vs.37.5%,P0.05)、"公开日志和相册"(59.5%vs.36.9%,P0.05)上得高分的比例高于安全型。结论:不同依恋类型中学生社交网络上的隐私行为表现差异明显,非安全型中学生比安全型更愿意在社交网络上公开自己的隐私信息。
【关键词】 同伴依恋 中学生 社交网络行为 人人网 现况调查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EW-J-8) 共青团中央2012-201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立项课题(2013YB262)
【分类号】B844.2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据调查有5.2%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1],因此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在此阶段,他们的依恋对象也逐渐由父母转向同伴[2]。亲密的同伴友谊对青少年的人际适应性和自尊具有积极影响[3-4]。因此,同伴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的身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32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