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1999年第8期
编号:11556916
下课了,就不分享了
http://www.100md.com 1999年8月1日 《父母必读》 1999年第8期
下课了,就不分享了

     观察记录:只要一搞分享活动训练,有些小朋友就很活跃。他们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还热情地邀请老师参加他们的活动,可在课后的自然状态下,他们却不肯与人分享,有了好东西别人碰不得。记录者:江堰市实验幼儿园陈珠老师

    〔心理评析〕

    这则观察记录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幼儿分享教育效果的问题。很显然,孩子在成人面前,或在一些集体活动之中具有一定的分享行为,但是,这种分享行为和分享意识还有着一段客观的差距。

    一般来说,人由知到行,由新知到新行,还有一个过程。真正的分享行为应当是知与行的统一。但在对幼儿的分享行为教育和训练中却常常出现不统一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只知不行。比如,我们让孩子看一些情境:一个人处于困境之中,急需帮助。这时让孩子讨论,我们该怎么办,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应该怎么做。但是,自己真正进入实情之中的时候,孩子们却不知道怎么做了。正如有人在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面对地上的纸团,所有的孩子都视而不见,没有一个人将它拾起来送进纸篓。而当问及他们“地上有纸团,我们该怎么做”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说出该怎么做。这说明只停在认识和语言上的“知”不是真知,因而也就难以去“行”。

    知和行不统一的另一方面是行而不知。一些小朋友有时候做出一些分享行为,但他并不一定具有明确的分享意识。例如,一个小朋友哭了,另一个小朋友会含着眼泪去劝他“别哭”,还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拿出来跟他一起玩。这种行为有时只是出于一种同情心,具有暂时性。事后,你问孩子:“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给别的小朋友玩”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此种情况实际上并不是出于某种“共享”动机,因而“共享行为”更因情景而异。这些共享意识弱的孩子,有时虽能与人共享,但这种共享行为不能保持。如观察记录中所描述的那样,孩子们在进行分享活动训练中很活跃,热情“邀请”小朋友们参加他们的活动,共享快乐。但这可能是受到了一种外压力或情境氛围的感染,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分享意识,因此活动一结束,孩子们又恢复原样,“不肯与人分享”了。

    孩子们发生上述行为变化的原因除了知、行不统一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的表现欲。

    幼儿时期,孩子们为了让自己获得一定的“自尊”位置,得到社会的承认,在社会活动中他们往往急于表现自己。为了受到表扬,获得“好孩子”的称号,他们上课时听从老师的安排,按要求去做,在家庭中却是“人来疯”。家里来了客人,孩子“疯”得很,十分活跃,好说、好动、好玩,而客人走了以后就会安静下来。这种行为实际上也是孩子内心的表现欲的作用。他们希望通过难得的机会表现自己是一个能干的、懂事的好孩子,从而得到社会的承认。孩子在这种表现冲动下所作出的某些“共享”行为也并非具有明确的分享意识,而是具有暂时性和被动性。那些“热情”显然带有“显摆”的意思。

    综上所述,观察记录中反映的幼儿活动中与活动后行为的不一致性,其实质问题仍是幼儿分享意识问题。也就是分享还没有真正成为幼儿的一种道德需要。对于这种情况,成人工作的关键仍是注意提高孩子的分享意识水平,促进孩子的知行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加强分享意义的教育,并继续进行一些分享行为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注意在行为训练中让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当然,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外部措施,如通过幼儿的行为评价,适当竞赛活动以及必要的奖惩措施来调控孩子们的行为,以保证孩子的行为向成人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对于幼儿的好表现心理和行为,成人不应进行过多的指责,相反,应作适当保护。但要注意克服孩子的虚荣心,以免孩子因为追求更多的外部表扬和社会承认而产生虚假行为,形成虚伪性格。■, 百拇医药(张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