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面孔
家庭是个不断转变的动物。
随着子女及家庭成员的成长,家庭也跟着成长。3岁的孩子乖乖地让母亲牵着手过马路,6岁的孩子开始要挣脱母亲的手;而母亲,不管多不放心,都要随子女的发展,学习怎样放松那不愿放松的牵手。
奇怪的是,我们虽然活在其中,感觉着自己家庭的气息,依附着它的脉搏而呼吸,但是很少人会从家庭的角度去看个人行为。
朋友对我说:“我与丈夫的关系,甚似我与母亲的关系。我把丈夫赶走,所有认识我和认识他的人都说我做得对;但是,如果我从此不理我的母亲,全世界的人都会怪我不该。”
父母对我们的牵制,其实并没有因我们的成长而消失,只不过是那双有形的牵手,变成无形的牵手。而母亲与子女的那一条脐带,始终没有剪去。
家庭是多面孔动物
, 百拇医药
这不单是母亲与子女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体制的期望,每个社会对家庭的定义,都是夸张其养育的一面,而母亲的爱,更是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我们怀着一个理想家庭的形象,千方百计地去适应我们现实中往往并不完美的家庭关系。
有很多人,特别强调家庭美好的一面,在那种绝对和谐的家庭气氛下,所有怨恨与创伤都无法现身,结果,我们所看到的,是一张全家福的家庭照片,每人露出一张为外人而设的笑面,内心深处的苦涩,更是无从诉说。
我并不是否定家庭的慈爱,只是想说家庭是个多面孔的动物,有其温暖的一面,也有其不可告人的一面。
影星及作家莎莉麦莲曾说:“我这半生的独立与成就,往往在回家与父母亲一顿感恩节的火鸡晚餐中,就消失得无踪无影……”
电影《喜福会》里的女儿对母亲说:“你常向人埋怨我不听话,你不知道,你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都有令我一夜无眠的功效……”
, 百拇医药
怪不得家庭治疗大师韦特格说:“这世上并无独立的人,我们人人都像个电脑一样,被自己出生的家庭安排妥善,按钮行动。”
而心理治疗,往往就是把这些久已安排妥善的“软件”,重新调整。
管教子女 因社会压力
个人受家庭的牵制,家庭一样受社会大气候的牵制。
我让学生做作业,到酒楼去观察家庭聚餐的形式。
有同学回来作报告,她说看到两个小孩子在吃意大利粉,吃得一塌糊涂,意粉飞满场,他们的父母亲却毫无反应,直到父亲发觉这位同学正在盯着他的孩子望,才一巴掌打过去,叫孩子吃得检点些。
同学的注视,是社会的压力,这压力牵动父亲的行动,从而管教孩子那本来并不为父母关注的行为。这三重关系,一圈又一圈地,互相冲击,压力有时从外而来,有时由内而发。
, http://www.100md.com
分开两地的家庭,是大时代气候所造成的一种现象,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将来,迫得夫妻分离,由单亲带着子女离乡背井,过着陪太子读书的孤独生活。
这种安排,对孩子也不一定是有好结果。
父母离异 苦的是孩子
奇怪的时代,常常产生奇怪的家庭现象,受害者与迫害者可能同是一人,养育之所与人间地狱同出一处。
婚外情的家庭是另一例子,人人同情那被遗弃的妻子(怎么总是妻子?),却很少人注意婚外情家庭的孩子,大人的创伤无论多深,都有爬起来的力量,但是处于无助地位的孩子,却往往反而负上保护父母的任务。
鹬蚌相争,苦的仍然是孩子!
有人问梅纽因,他近年对家庭的看法有什么新重点。
他答:“我一向认为孩子对家庭‘忠心’,想尽办法挽救父母的关系,我这想法始终没变。但是,我现在觉得长大了的孩子,对家庭的忠心,虽然好像没有那么明显,却是一样丝连万丈的。”
因此,在过渡中的家庭,其过程有如唐僧取经,一灾完一灾起,要维持家庭的平衡,有时非得念起紧箍咒不可。
而我们这些孙猴子,一辈子都戴着家庭的紧箍,无论翻筋斗翻到多远,总翻不出家庭的五指山。
紧箍咒一念,我们就头痛不止。■, 百拇医药(李维榕)
随着子女及家庭成员的成长,家庭也跟着成长。3岁的孩子乖乖地让母亲牵着手过马路,6岁的孩子开始要挣脱母亲的手;而母亲,不管多不放心,都要随子女的发展,学习怎样放松那不愿放松的牵手。
奇怪的是,我们虽然活在其中,感觉着自己家庭的气息,依附着它的脉搏而呼吸,但是很少人会从家庭的角度去看个人行为。
朋友对我说:“我与丈夫的关系,甚似我与母亲的关系。我把丈夫赶走,所有认识我和认识他的人都说我做得对;但是,如果我从此不理我的母亲,全世界的人都会怪我不该。”
父母对我们的牵制,其实并没有因我们的成长而消失,只不过是那双有形的牵手,变成无形的牵手。而母亲与子女的那一条脐带,始终没有剪去。
家庭是多面孔动物
, 百拇医药
这不单是母亲与子女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体制的期望,每个社会对家庭的定义,都是夸张其养育的一面,而母亲的爱,更是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我们怀着一个理想家庭的形象,千方百计地去适应我们现实中往往并不完美的家庭关系。
有很多人,特别强调家庭美好的一面,在那种绝对和谐的家庭气氛下,所有怨恨与创伤都无法现身,结果,我们所看到的,是一张全家福的家庭照片,每人露出一张为外人而设的笑面,内心深处的苦涩,更是无从诉说。
我并不是否定家庭的慈爱,只是想说家庭是个多面孔的动物,有其温暖的一面,也有其不可告人的一面。
影星及作家莎莉麦莲曾说:“我这半生的独立与成就,往往在回家与父母亲一顿感恩节的火鸡晚餐中,就消失得无踪无影……”
电影《喜福会》里的女儿对母亲说:“你常向人埋怨我不听话,你不知道,你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都有令我一夜无眠的功效……”
, 百拇医药
怪不得家庭治疗大师韦特格说:“这世上并无独立的人,我们人人都像个电脑一样,被自己出生的家庭安排妥善,按钮行动。”
而心理治疗,往往就是把这些久已安排妥善的“软件”,重新调整。
管教子女 因社会压力
个人受家庭的牵制,家庭一样受社会大气候的牵制。
我让学生做作业,到酒楼去观察家庭聚餐的形式。
有同学回来作报告,她说看到两个小孩子在吃意大利粉,吃得一塌糊涂,意粉飞满场,他们的父母亲却毫无反应,直到父亲发觉这位同学正在盯着他的孩子望,才一巴掌打过去,叫孩子吃得检点些。
同学的注视,是社会的压力,这压力牵动父亲的行动,从而管教孩子那本来并不为父母关注的行为。这三重关系,一圈又一圈地,互相冲击,压力有时从外而来,有时由内而发。
, http://www.100md.com
分开两地的家庭,是大时代气候所造成的一种现象,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将来,迫得夫妻分离,由单亲带着子女离乡背井,过着陪太子读书的孤独生活。
这种安排,对孩子也不一定是有好结果。
父母离异 苦的是孩子
奇怪的时代,常常产生奇怪的家庭现象,受害者与迫害者可能同是一人,养育之所与人间地狱同出一处。
婚外情的家庭是另一例子,人人同情那被遗弃的妻子(怎么总是妻子?),却很少人注意婚外情家庭的孩子,大人的创伤无论多深,都有爬起来的力量,但是处于无助地位的孩子,却往往反而负上保护父母的任务。
鹬蚌相争,苦的仍然是孩子!
有人问梅纽因,他近年对家庭的看法有什么新重点。
他答:“我一向认为孩子对家庭‘忠心’,想尽办法挽救父母的关系,我这想法始终没变。但是,我现在觉得长大了的孩子,对家庭的忠心,虽然好像没有那么明显,却是一样丝连万丈的。”
因此,在过渡中的家庭,其过程有如唐僧取经,一灾完一灾起,要维持家庭的平衡,有时非得念起紧箍咒不可。
而我们这些孙猴子,一辈子都戴着家庭的紧箍,无论翻筋斗翻到多远,总翻不出家庭的五指山。
紧箍咒一念,我们就头痛不止。■, 百拇医药(李维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