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10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3763
30年,是什么从未改变?(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父母必读》2010年第4期
     与学习成绩相比,道德品质更为重要——这种人才观念日渐成为国际共识。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加德纳认为,道德智能是未来需要的5 种智能之一,每个人都必须思考如何能为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我对他人负有什么责任?如何才能因我的存在让社会更美好?”加德纳认为这是人类社会自身优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育专家孙云晓赞同这个观点,同时他强调,20 年后,道德智能将成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如果到那时孩子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没有责任感,给环境和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必将寸步难行。

    我们的育儿倡议

    1有责任感的孩子走得更远

    在生活中体现出对自身、对家庭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鼓励孩子尊重不同的人,尊重公共规范。比如,使用别人的东西之前请求同意,在公共图书馆禁止喧哗……从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自己对别人负有什么责任。有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未来才会走得更远。

    2形成客观、开放的自我评价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程方平认为,孩子应该知道:“我不是世界的中心点,但我也不是一无是处。”当孩子成功时,提醒他:“有个小朋友做得不如你好,想一想怎么帮他,让他跟你一样好。”当孩子遇事失败时鼓励他:“记得吗?你那件事做得特别好,这件事也没问题。”

    3传递道德智能, 最重要的是“ 和孩子在一起”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霍力岩强调,在道德智能的传递中,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不要跟孩子讲太多道理,讲道理是成人的思维。准备好环境,环境自然会告诉孩子如何做。”人是最重要的“环境”。和孩子一起玩耍、读书、游戏,在愉快的亲子互动中自然而亲切地传递出你的价值观。

    20 年后的世界,道德智能会成为一种主流的价值观,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原则。注重培养孩子道德智能的父母,才是真正有远见的,真正为孩子负责任的父母。

    孙云晓:“要让孩子有成为普通人的准备。”

    中国的文化强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期望并不现实:精英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将来都是“平凡人”,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分布。所以,孩子需要有成为“平常人”的准备,在平凡的生活中获得内心的平静,感悟生活的真谛。

    最基本的准备有两点,一是要从小对普通劳动者给予理解和尊重。香港大学曾经给一位82 岁的普通女工授予荣誉院士,就是在倡导这种价值取向。二是要尊重劳动本身。现在孩子的劳动机会相对少了,家务劳动也好,小区里的劳动实践也罢,包括饲养小动物,进行各种环保实验等等,都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重要部分。

    善于学习与实践,是适应社会的出发点

    在地球村的背景下,未来的竞争平台将更广阔。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孩子将在全球范围内和其他人竞争。越是如此,孩子的身心适应能力就越重要。适应能力是在实践中慢慢积累而成,但是现在人们普遍过于关注“纸上”经验,而忽略了那些动手、做事的实践。

    我们的育儿倡议

    4智慧地推动孩子投入生活

    养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孩子“长大”,走出家门后能够适应未来世界的挑战,同时获得幸福。帮孩子穿衣服、喂饭、搭积木等对大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如果给孩子机会逐渐面对这些事,他会在探索中学会坚持、不放弃,努力思考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从小独立,自己事情自己负责,难道父母仅仅是旁观者?当然不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人去参与、去倾听、去鼓励,孩子的体验也会很浅表。

    那么,什么时候是加入的恰当时机?家教专家孟迁的办法是:“分清楚是谁的事。如果是孩子的事情,告诉他你相信他自己能够做好。当然,如果他需要帮助,你随时都在。”父母是孩子最踏实的后援,但是需不需要后援“出马”,孩子说了算。

    5发现和重视孩子的天赋

    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天赋来到世界上的。在给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北京大学就业办公室职业咨询师庄明科博士经常会要求学生先聊聊过去自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事情。其实,天赋在人的成长经历里已经展示出来了。

    反过来看,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应该有机会主动去接触、发现自己的天赋。如果一个人际智能优势的孩子没有跟人交往的机会,怎么知道自己的特长?如果他没有充分跟人接触的环境,也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幅度有多大。

    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尝试各种运动或者遨游在艺术世界里吧,多给他一些试探的机会,同时注意在体验中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渐渐地,孩子会明白自己真正的兴趣是什么。

    6不只提供确定的答案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刘丹认为,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我们现在给孩子的太多是确定的答案——很明确的公理、科学成果。比如我们会告诉孩子:“地球是圆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但是,这些确定的东西其实只是知识的一部分。当孩子的大脑接受的都是这样确定的知识的时候,是很被动的,是不够活跃的,时间长了,大脑就会停止质疑它所接受的一切东西。这也就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即使上了北大、清华,却都难以在世界科学领域做出成就的原因之一。

    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学习上更有参与性、主动性,比如你想给他讲讲鱼类的知识,与其找好教材之后按部就班地讲给他听,不如和孩子一起随意地说说各自所知道的鱼,再一起到鱼市、海洋馆看看,或者再上网、到书店里查查资料,再把它们画出来或者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打印成一本书。还可以再提几个问题,比如为什么鱼睡觉不闭眼睛,鱼是不是和恐龙有关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可能能找到答案,有的就不一定有确定的答案,但是孩子会对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抱有很大的兴趣,这件事对于他来说,也永远不是句号,他可能在一生中都会去关注、寻找这些不确定的答案,来填充他的“鱼类百科”。在心理学上,这就叫做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即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脑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践出真知”这句箴言。所以,孩子不但要会寻找和利用世界上已发明的东西是什么,更应当主动地去发明新的东西。

    内在动力,永远是生活的最强音

    21 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作为对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住童年时对新事物的探索动力、活力和热情。

    研究表明,孩子最初并不缺乏这种内在动力,他们天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对挑战的渴望,总在不停地寻找能丰富生活经验的机会。当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大脑里分泌的荷尔蒙会使他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但是,如果让一个孩子在应该嬉戏涂鸦、唱歌跳舞、四处跑闹的年龄坐下来“学知识”,过早进入认知学习状态,很有可能会让他的“内驱力”受到压抑,认为学习是枯燥的,甚至是一种惩罚。

    我们的育儿倡议

    7避免内耗

    美国心理协会前会长津巴多曾经采用过一种考试策略:他希望孩子的成绩只是反映孩子

    自己的掌握程度而不是和别人相比,于是规定,只要高于测试的规定标准,每个人都能得A;此外,每个孩子有多次考试机会,当他准备好的时候,随时可以要求考试。结果大多数孩子都顺利地通过测试,整体成绩明显提高。

    庄明科认为津巴多的策略值得提倡,是给孩子松绑的过程:“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童年的压力很大,其实人只有在压力适中的时候绩效最好。”

    “孩子天生的内驱力是很强的,但是现实经常是‘内耗’太多。比如玩耍的自由被控制的压抑,不被理解的委屈,不被允许的愤怒等等,这些情绪耗去了孩子大量的精力。”家教专家孟迁也强调。

    8打开孩子通向世界的通道

    霍力岩发现:“我觉得人们没有给孩子传递学习态度,只是教给他们一些硬性的知识。”所以很多孩子学得挺好,但不热爱。她认为早期教育一定不是灌输式的,而要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让他们满怀兴趣地在体验中学习。只有这样,上学后他们才将是不满足于死记硬背的孩子,更喜欢通过推理来思考问题,找到知识的真正含义。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