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进入自然
“自然缺失症”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对社会现象的描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社会现象无论是对孩子本身还是对他们即将生存的社会来说,都存在极高的风险。
重新连接孩子与自然的关系,是件十分重要的事。
一个从小缺乏和自然接触的孩子对成长有什么影响?风靡一时的《林间最后的小孩》用大量的案例研究告诉我们,这样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急躁和焦虑、不会与他人正确相处、患肥胖症等等。
“自然缺失症”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对社会现象的描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社会现象确实存在很高的风险,无论是对孩子本身还是对他们即将生存的社会来说,都是如此。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现代父母带孩子户外野营的时间在减少,由此孩子对自然的保护意愿也开始减少。等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可能更不会支持自然保护事业。这对本来已经步履维艰的自然保护更是雪上加霜了。
, 百拇医药 2019年5月,联合国在巴黎发布《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显示,近百万种物种可能在几十年内灭绝,而目前保护地球资源的努力可能会因为没有采取基于最佳知识和证据的大刀阔斧的行动而失败。而这样的知识和行动,很难想象未来能在“自然缺失症”的一代中产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然教育不仅仅是带给孩子一段户外时光的乐趣,也在更多地培养地球未来的守护者。
孩子进入自然的3个阶梯
如何带孩子进入大自然?我认为在最初的阶段,不需要特地去设计,孩子本身就是玩耍的专家,我们只要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去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家长不阻碍和干涉,就够了。比如当孩子抓起一把泥土时,如果父母尖叫着让孩子放手,其实就是在阻碍孩子与自然之间天然的亲近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进行自然观察,比如春天的花朵、夏夜池塘鸣唱的青蛙、躲在树叶背面的昆虫、天空中飞翔的鸟类、地下发掘的化石等,让自然本身来唤起孩子的惊奇之心,同时应该培养孩子爱护自然的意识,比如不随便采摘花朵,不捕捉昆虫,不打扰野生动物,等等。
, 百拇医药
对于小学高年级及以上的孩子,自然教育则更应该向科学教育靠拢,鼓励孩子思考自然运行的规律,自然和人类的联系,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点,更应该给孩子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时候,如果能够设计出让孩子长期参与,通过行动带来改变的活动,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公民意识的培养、科学素养的启蒙都可以融入自然教育活动中。
发展中的中国自然教育
中国自然教育的发展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比如在自然教育專业人才的培养上,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就缺乏相关专业。当前的自然教育从业者,基本上都是自然教育的爱好者,普遍存在热情有余,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导致了理论研究的缺乏。自然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电子产品的发达和自然教育的推广之间是什么关系?类似这样的问题的探讨,国内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觉得自然教育好,但又缺乏足够多科学的数据和证据。
另外一点是欧美国家的自然教育基本上是以非营利为主,大量面向公众的自然教育工作由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保护区、民间环保机构来承担,采取的是免费或者低收费的模式,而目前国内相关的职能部门开展的义务自然教育活动,明显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自然教育公司或者社会企业,但是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较为多样。很难说这个现象是好还是坏,但自然教育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无论是对孩子个体的健康成长而言,还是对地球的可持续性发展而言,都是件好事情。
推特别介绍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这是一家关注自然保护地的非营利环境保护机构。由中国知名的企业家、艺术家、慈善家发起,经民主决策,由马云、马化腾、朱保国、沈国军、张爽任首届理事会成员,欧亚平任监事。
在自然教育领域,“桃花源”以解决当今儿童“自然缺失症”为主要目标,提供多样的自然感受和体验类活动,包括动植物的认知、自然游戏、自然艺术、观鸟、夜游和观星等,并在都市中建立自然中心,倡导“让自然成为生活”。, http://www.100md.com(王西敏)
重新连接孩子与自然的关系,是件十分重要的事。
一个从小缺乏和自然接触的孩子对成长有什么影响?风靡一时的《林间最后的小孩》用大量的案例研究告诉我们,这样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急躁和焦虑、不会与他人正确相处、患肥胖症等等。
“自然缺失症”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对社会现象的描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社会现象确实存在很高的风险,无论是对孩子本身还是对他们即将生存的社会来说,都是如此。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现代父母带孩子户外野营的时间在减少,由此孩子对自然的保护意愿也开始减少。等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可能更不会支持自然保护事业。这对本来已经步履维艰的自然保护更是雪上加霜了。
, 百拇医药 2019年5月,联合国在巴黎发布《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显示,近百万种物种可能在几十年内灭绝,而目前保护地球资源的努力可能会因为没有采取基于最佳知识和证据的大刀阔斧的行动而失败。而这样的知识和行动,很难想象未来能在“自然缺失症”的一代中产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然教育不仅仅是带给孩子一段户外时光的乐趣,也在更多地培养地球未来的守护者。
孩子进入自然的3个阶梯
如何带孩子进入大自然?我认为在最初的阶段,不需要特地去设计,孩子本身就是玩耍的专家,我们只要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去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家长不阻碍和干涉,就够了。比如当孩子抓起一把泥土时,如果父母尖叫着让孩子放手,其实就是在阻碍孩子与自然之间天然的亲近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进行自然观察,比如春天的花朵、夏夜池塘鸣唱的青蛙、躲在树叶背面的昆虫、天空中飞翔的鸟类、地下发掘的化石等,让自然本身来唤起孩子的惊奇之心,同时应该培养孩子爱护自然的意识,比如不随便采摘花朵,不捕捉昆虫,不打扰野生动物,等等。
, 百拇医药
对于小学高年级及以上的孩子,自然教育则更应该向科学教育靠拢,鼓励孩子思考自然运行的规律,自然和人类的联系,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点,更应该给孩子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时候,如果能够设计出让孩子长期参与,通过行动带来改变的活动,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公民意识的培养、科学素养的启蒙都可以融入自然教育活动中。
发展中的中国自然教育
中国自然教育的发展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比如在自然教育專业人才的培养上,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就缺乏相关专业。当前的自然教育从业者,基本上都是自然教育的爱好者,普遍存在热情有余,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导致了理论研究的缺乏。自然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电子产品的发达和自然教育的推广之间是什么关系?类似这样的问题的探讨,国内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觉得自然教育好,但又缺乏足够多科学的数据和证据。
另外一点是欧美国家的自然教育基本上是以非营利为主,大量面向公众的自然教育工作由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保护区、民间环保机构来承担,采取的是免费或者低收费的模式,而目前国内相关的职能部门开展的义务自然教育活动,明显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自然教育公司或者社会企业,但是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较为多样。很难说这个现象是好还是坏,但自然教育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无论是对孩子个体的健康成长而言,还是对地球的可持续性发展而言,都是件好事情。
推特别介绍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这是一家关注自然保护地的非营利环境保护机构。由中国知名的企业家、艺术家、慈善家发起,经民主决策,由马云、马化腾、朱保国、沈国军、张爽任首届理事会成员,欧亚平任监事。
在自然教育领域,“桃花源”以解决当今儿童“自然缺失症”为主要目标,提供多样的自然感受和体验类活动,包括动植物的认知、自然游戏、自然艺术、观鸟、夜游和观星等,并在都市中建立自然中心,倡导“让自然成为生活”。, http://www.100md.com(王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