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415699
崔玉涛:早早接触健康科普知识,让孩子获得自我保护的能力(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父母必读》 2019年第8期
     随着孩子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他会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奇。宝宝一出生就会啃咬手和脚,用他的方式感知自己的身体。3岁左右的宝宝开始缠着爸爸妈妈问个不停,他很想知道“为什么我的小手能抓紧小勺?”“为什么牙齒能把饭饭磨碎?”“为什么闭上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再大一点的宝宝会注意到小男生和小女生的不同之处,比如小男孩可以站着尿尿,小女孩却不行。这些问题都会让孩子特别好奇,当他主动向你提问的时候,正是你对他进行健康科普的好机会。

    借助科普绘本或者一些可爱的模型、图示,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让孩子了解人体的构造,告诉孩子我们的骨头虽十分坚硬,却又非常轻;全身有600多块肌肉,它们像橡皮筋一样富有弹性,可以协助我们运动;心脏日夜不停地工作,将血液泵入全身,一生要跳动约30亿次;而生命的原点,是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开始的……这不可思议的一切就是我们的身体,它们精妙地组合在一起,顺畅地协同工作着。当孩子明白原来自己宝贵的生命是如此的神奇,会对生命产生一种好奇,一份珍视。

    从被动到主动,让孩子明白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自己少生病
, http://www.100md.com
    与其说千万遍“饭前要洗手”“饭后要刷牙”“早睡早起身体好”,还不如让孩子真正了解这些事:看到饭前不洗手,细菌是如何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并繁殖的;饭后不刷牙,残留的食物残渣是如何附着在牙齿表面的,以及坚硬的牙体是如何一步一步被腐蚀坏掉;晚睡的习惯是如何打破身体内环境平衡的,等等。

    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有时候我们也不妨让孩子直面坏的生活习惯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会让孩子入迷,他们会说:“真相原来是这样啊,我真的要好好保护我的身体。”一旦这些认知在孩子的脑海里形成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他自然就会按时刷牙、按时睡觉了。

    用互动代替单向传输,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对健康的认知

    我认为,儿童的健康科普不只是医生的事,也不仅是孩子自己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父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养育者、陪伴者,更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中将正确的健康观念传递给孩子!
, 百拇医药
    在我们小时候,健康知识远没有现在这样普及。所以,当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时,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很多父母的“难言之隐”。所以,真正的儿童健康科普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健康知识,父母的知识不断增加,观念正确,孩子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个时代,有时候孩子掌握的知识可能比父母还会多一点,因此,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才是认识身体、了解疾病、珍爱生命的正确方式。

    医生和健康科普工作者是父母的朋友,能给予专业实用的建议。比如现在在各种渠道上都能看到相关的儿童健康知识,当父母对这些知识有疑问或不解的时候,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问医生或健康科普工作者。面对来自父母的问题,医生及健康科普工作者会及时去查询这些知识是否正确,是否有最新的研究和说法,以便能更好地反馈给父母,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良性互动,无论是父母、医生还是科普工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不断地更新知识。我特别赞成这样的互动式成长。

    生命只有一次,值得你和孩子好好珍惜。关于身体是什么,健康是什么,以及身心健康对未来的重要意义,从孩子向世界说“你好”的那一刻就开始吧。
, 百拇医药
    儿科医生崔玉涛送你的健康素养养成关键词:

    科学、实用、互动

    再深奥的医学知识,只要使用合适的方法,都可以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述。

    亲子共读是家庭日常进行健康科普的重要方式,比如在讲到人体骨骼时,我们可以一边和孩子看图画书,一边告诉孩子骨骼是这样帮我们抵御外界的伤害的,但如果不小心摔倒可能会发生骨折,所以运动时一定要小心;在讲到眼睛时,可以提醒孩子看图画书上眼睛里的构造是怎样的,告诉他通过晶状体将光聚焦到视网膜上会产生图像,如果用眼过度,晶状体变形,聚焦就会变得模糊,眼睛就看不清东西了;讲到耳朵时,可以让孩子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耳朵,再看看图画书上画出的精密复杂的耳朵内部结构,这样孩子会懂得不能随意抠耳朵,如果耳朵里面进了水或者异物,要及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