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1年第2期
编号:11030408
开塞露,不是救命稻草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15日 《大众医学》 2001年第2期
开塞露,不是救命稻草

     国人见面时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吃了没有?可见对“进口”的重视。其实,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出口”和“进口”同样重要。“出口”一旦受阻,不仅是肠道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心理问题……

    一夜无眠。

    这次的折腾是从晚上8点开始的,我正看着电视。当那出连续剧渐入佳境时,我捕捉到了一阵来自肠腔的蠕动,尽管很轻微,但于我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要知道,出差四天了,我居然毫无便意。从第一天发现忘记带开塞露起,我就像丢了魂似的,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心里除了后悔,就是绝望:只能坐等回去解决问题了。要命的是,每天还得应付饭局,想到肠腔已无富余之地,再好的美味也难以下咽。现在,机会来了,我马上直奔洗手间“培养感情”……

    半小时过去了,我的努力仍然毫无结果,但人已累得气喘吁吁,只能回到床上休整。没过多久,新一轮的肠蠕动又驱使我重上“战场”,这次,我狠命在里头呆了一小时,到头来,也只是白白浪费了一身的虚汗。这个晚上,我就这样奔波于洗手间与卧床之间。

    这样的体验已不是一两次了,这次,多亏早晨服务生进来,看到我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就自告奋勇去买开塞露,这才为我解了围。看来,我的生活中还真少不了开塞露。

    开塞露恐怕是我记忆中最早的药物了。记得在上幼儿园时,我是一名很怕羞的女孩,因为便秘,妈妈常会给我用上一支,那时,管这叫“打开塞露”。因为“打”完后的滋味实在不好受,也令我难堪,所以,每次我都会作一番反抗。上小学以后,不仅便秘越发严重,还出现了肛裂。经常地几天没“产品”,一旦有了动静,“生产”过程实在痛苦不堪。刺心的疼痛不仅让我记忆犹新,更造成了我对“下一次”的极度恐惧,结果只能是等待便秘。就这样,我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终日忧心忡忡,茶饭不思。无奈之下,我只能再一次请出开塞露,尽管人造的肠蠕动不好受,但较之肛裂的疼痛则小巫见大巫了。

    我对开塞露的依赖由此而生。为了摆脱肛裂的折磨,稍有便秘动向,我就赶紧“打”上一支。渐渐地,自发的肠蠕动则越来越少。有时,费了好大工夫“自发”一下,“产品”也不少,但总觉得意犹未尽,非得补上一支开塞露收场,否则我就会心神不宁,难以静下心来做事,脾气还特别不好。后来,我干脆每天打一支开塞露,一来减轻如厕之苦,二来减轻心理之压——每每完事后,心理紧张得到了彻底释放,我感到很轻松,觉得一天中最愉快的时候莫过于此。

    就这样,开塞露成了我一日不可或缺的伙伴,很难想象没有开塞露我将怎么过日子。不过,我知道:开塞露不是救命稻草,这个道理由医生来细细分析吧!, 百拇医药(袁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