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0年第8期
编号:11938387
读好书才能养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大众医学》 2010年第8期
     我们希望提供更多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希望国人健康长寿。“养生乱象”的出现,严重损害了中医药的形象,令我们深恶痛绝!

    几个月前,一位移民美国的老同事回国探亲。聚会时,一向对中医不甚“感冒”的他忽然主动地向我索要中医养生保健读物,并讲如今洋人笃信中医,闻之令人振奋。然而时隔不久,国内的“养生乱象”即被各种媒体曝光,令我这个中医出身的专业出版人深感痛心。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愿望与日俱增,养生保健类图书热销、同类电视节目热播。然而就在“刘太医”、“林光常”等伪中医、伪科学事件逐渐淡出之际,又出现了张悟本之流的新的“养生乱象”。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类似事件不断发生?“乱七八糟”的养生图书还能看吗?

    客观地说,近年来各级各类出版社及媒体机构推出了大批优秀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及电视节目,极大地满足了百姓的需求。但其中也有一些单位和个人不顾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盲目地追逐利益最大化,推出了一些不科学、不严谨甚或是伪科学的产品。
, http://www.100md.com
    这些行为不仅对药学形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更主要是危害到了人的生命健康。对此,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新闻出版总署及时召开座谈会并出台了四项措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都有积极的反应,将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民众科学养生,并将有效扼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那么作为读者,面对林林总总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又该如何选择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看出版社。一般说来,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较为可靠。一方面,专业出版社的专业编辑有医学专业学历和经历,有专业鉴别能力;又具备编辑资质,能够较好地把握内容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执行的是严格的图书三审制度,初审、二审和终审分别由不同资历的专业编辑把关,即使一个环节出现疏漏,也能在其他环节上及时发现。最后,严格的质量检查也是由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承担。几个环节下来,一般不会有问题。

    二看作者。养生保健类图书事关人的生命,是一种特殊商品,作者应该有可靠的医学背景,比如是国家认可的医学专业院校毕业,或有执业医师资格。这样的作者比较严谨,所写的内容在科学性上有保证。当然,自学成才者也可能写出科学性很强的科普著作,但那是特例。
, 百拇医药
    三看内容。图书出版以内容为主。有人会说,一般读者怎么有能力评判内容呢?大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初步判断:一看内容前后是否连贯,所讲的内容是否比较成体系;二看内容来源,是从报章、图书中收集、整理而成(俗称攒书)的,还是作者原创的;三看是否有过激或明显错误或有悖常理的观点。

    一般来说,科普类图书应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科学的专业知识,内容前后连贯、系统性较强,观点或方法符合常理,不偏激过度。医学科普图书更应传播言之有据的知识,对个案报道、个人经验应加以说明;一些学界尚有争议的内容,则不宜写进书中交由读者去把握、去尝试。

    最后有一点还提醒:中医理论讲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一种养生保健方法不可能适合所有人。因此,面对众多的养生保健方法,一方面要用中医讲求阴阳平衡的理念去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王国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出版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