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访谈
编号:11937881
医生要敢于冒险 医学需不断创新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大众医学》 2010年第9期
     周良辅,男,1941年生,我国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主要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主任、WHO神经科学培训中心副主任、上海华山神外(集团)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

    周良辅院士主要从事微侵袭神经外科的研究和应用,致力于新技术、新知识的研究和应用,在脑血管病、颅内和脊髓肿瘤等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深厚造诣。2010年1月,周院士凭借其科研成果——神经导航外科的创新与应用,荣获2009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该奖项是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最高科技奖项)。

    入行:与脑外科结下“不解之缘”

    1965年,周良辅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进入华山医院普外科工作。1970年,经过5年大外科轮转,已经做到住院总医师的周良辅被调到缺少医生的脑外科工作。这一干,就是40年。

    专业的突然转换,令周良辅面临重重考验:尽管脑外科与普外科同属外科范畴,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他必须“从头学起”;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脑外科的检查、治疗手段都相当落后,脑外科医生的工作最苦、最累、风险最大,而疗效却是最差的:每天早上6点半上班,为病人换药、拆线、打脱水药;带病人做气脑造影检查(当时没有CT、磁共振,只能经腰穿或颅骨钻洞把空气打到病人的脑子里,然后拍X线片,确定肿瘤位置);中午11点左右开始开颅手术,等肿瘤取出来,大多已是晚上七八点,午饭晚饭一起吃;由于当时手术技术不成熟、止血效果差,常常是术后没多久,病人又昏迷了,不得不再进手术室止血,深夜十一二点才出手术室,第二天一早又要准时出现在病房里……

    谈到当时的情形,周良辅坦言,突然被调到“无人肯干”的脑外科,他当时确实有点失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