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黄体破裂”吓破胆
生活实例
“砰砰砰”!一日深夜,急诊大门被叩响,一位年轻女子捂着肚子,在丈夫的搀扶下走进诊室,面色苍白,十分虚弱。医生在简单询问病史后得知,这位女士在当晚性生活后不久突发左侧腹痛,且愈演愈烈,到医院时,已经疼得无法站立。医生立刻对其进行了常规的妇科检查及腹部触诊,发现患者血压偏低,血红蛋白下降,尿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阴性(未孕,排除宫外孕),进一步行B超检查及阴道后穹穿刺后,诊断为黄体破裂。眼看患者越来越虚弱,医生当机立断行腹腔镜手术,最终化险为夷。一场惊心动魄后,小夫妻俩感到一头雾水,黄体是什么?什么时候身体里长了黄体呢?黄体会“一破再破”吗?
黄体,与生理周期“如影随形”
每位女性都知道,一个月经周期中包含排卵、经期出血,但少有人关注过黄体,甚至把它当成了异物。事实上,在每个月经周期,黄体一直“默默陪伴”,常在排卵后“现身”。
排卵后,卵泡腔塌陷,卵泡壁的细胞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并被周围的结缔组织外膜包裹,于是,一个外观黄色的新组织——黄体就此形成。黄体细胞会在排卵后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其分泌激素的功能一般维持14天左右),使得子宫内膜持续增厚,厚且柔软的子宫内膜含有丰富营养,十分利于受精卵着床与发育。由此可知,黄体形成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为孕育新的小生命做准备。若精子和卵子的主人未有此意,受精卵未能形成,黄体将在排卵后的9~10天逐渐退化,萎缩变小。黄体衰退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大姨妈”将如约而至。
性生活后腹痛,当心黄体破裂
黄体生成后会不断增大,到排卵后1周(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其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一般为1~2厘米,有的甚至可达8~9厘米或更大,即为黄体囊肿,其中布满了毛细血管。若黄体在此时受到的压力过大,内部的小血管就会破裂、出血,甚至黄体本身也会发生破裂。黄体破裂主要有两种情况。
自行破裂 一般而言,黄体内部小血管发生破裂时,出血均可自行止住。但若患者凝血功能较差或出血量较多时,血液在黄体腔内积累,压力不断升高,黄体最终将因“不堪重负”而发生破裂。
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 女性腹部压力升高,如腹部受到撞击、剧烈运动、用力咳嗽、因便秘而用力解大便等情况,也可造成黄体破裂。值得一提的是,性生活是引发黄体破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在性生活时,女性的生殖器官会扩张充血,加之肌肉组织的剧烈收缩,黄体内部张力迅速升高,此时的黄体相对平时更为脆弱,也就更易发生破裂。黄体破裂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可能也与性生活活跃程度有关。
破裂黄体大多能“自愈”
读到这里,相信很多姑娘们不由得害怕起来:既然黄体每个月都会形成,岂不是发生破裂的概率很高,会不会很危险?其实,从黄体破裂的原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黄体内部小血管破裂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大部分黄体破裂的破口较小,“默默无闻”的黄体早已习惯了“自行疗伤”,毛细血管常能自行愈合,即使少量出血也可自行吸收。因此,大部分黄体破裂者只是感觉到轻微的腹痛,甚至根本察觉不到,无须害怕。但如果黄体破口较大,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异常情况,破裂黄体的自行恢复能力则“难以为继”。于是,越来越多的血液流入腹腔,刺激腹膜,患者会感到腹部疼痛越来越严重,血压下降,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神志模糊等失血性休克表现,危及生命,须立刻前往医院进行治疗。这就是为什么有的黄体破裂患者仅仅感到轻微腹痛,而有的患者却没那么幸运,必须被推进手术室。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黄体破裂的治疗有以下两种。
保守治疗 这是黄体破裂的首要治疗方法。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没有活动性出血,一般可进行保守治疗,即密切观察,使用药物止血并注意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血不止,血压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的症状,则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进行抗休克治疗,并立即手术。首选腹腔镜下腹腔探查术,剥除黄体,并缝合止血。
每位女性都须了解的三种急腹症
严重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其他急腹症,如异位妊娠(宫外孕)、急性阑尾炎等,均以剧烈腹痛为主要症状。每位女性,尤其是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认识并学会这三种疾病的简单鉴别方法很有必要。
偶有宫内早孕并同时出现黄体破裂的患者,但极为少见。这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停经、下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此时需根据患者的情况及保胎意愿进行综合判断。若患者状态较好,且想保住孩子,则可选择保守治療;若患者病情危重,仍须进行紧急手术。黄体破裂恢复后,对女性的正常备孕、妊娠均无影响。
黄体破裂与异位妊娠、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区别
专家提醒
黄体破裂的预防说难也难,往往很难预测(除非在B超检查下观察到较大的黄体或黄体囊肿),但说简单也简单,只需在估算黄体长得最大时稍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同房时动作稍轻柔,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若仍不幸发生了严重的黄体破裂,必须及时就医,万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百拇医药(周方 丁景新)
“砰砰砰”!一日深夜,急诊大门被叩响,一位年轻女子捂着肚子,在丈夫的搀扶下走进诊室,面色苍白,十分虚弱。医生在简单询问病史后得知,这位女士在当晚性生活后不久突发左侧腹痛,且愈演愈烈,到医院时,已经疼得无法站立。医生立刻对其进行了常规的妇科检查及腹部触诊,发现患者血压偏低,血红蛋白下降,尿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阴性(未孕,排除宫外孕),进一步行B超检查及阴道后穹穿刺后,诊断为黄体破裂。眼看患者越来越虚弱,医生当机立断行腹腔镜手术,最终化险为夷。一场惊心动魄后,小夫妻俩感到一头雾水,黄体是什么?什么时候身体里长了黄体呢?黄体会“一破再破”吗?
黄体,与生理周期“如影随形”
每位女性都知道,一个月经周期中包含排卵、经期出血,但少有人关注过黄体,甚至把它当成了异物。事实上,在每个月经周期,黄体一直“默默陪伴”,常在排卵后“现身”。
排卵后,卵泡腔塌陷,卵泡壁的细胞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并被周围的结缔组织外膜包裹,于是,一个外观黄色的新组织——黄体就此形成。黄体细胞会在排卵后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其分泌激素的功能一般维持14天左右),使得子宫内膜持续增厚,厚且柔软的子宫内膜含有丰富营养,十分利于受精卵着床与发育。由此可知,黄体形成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为孕育新的小生命做准备。若精子和卵子的主人未有此意,受精卵未能形成,黄体将在排卵后的9~10天逐渐退化,萎缩变小。黄体衰退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大姨妈”将如约而至。
性生活后腹痛,当心黄体破裂
黄体生成后会不断增大,到排卵后1周(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其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一般为1~2厘米,有的甚至可达8~9厘米或更大,即为黄体囊肿,其中布满了毛细血管。若黄体在此时受到的压力过大,内部的小血管就会破裂、出血,甚至黄体本身也会发生破裂。黄体破裂主要有两种情况。
自行破裂 一般而言,黄体内部小血管发生破裂时,出血均可自行止住。但若患者凝血功能较差或出血量较多时,血液在黄体腔内积累,压力不断升高,黄体最终将因“不堪重负”而发生破裂。
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 女性腹部压力升高,如腹部受到撞击、剧烈运动、用力咳嗽、因便秘而用力解大便等情况,也可造成黄体破裂。值得一提的是,性生活是引发黄体破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在性生活时,女性的生殖器官会扩张充血,加之肌肉组织的剧烈收缩,黄体内部张力迅速升高,此时的黄体相对平时更为脆弱,也就更易发生破裂。黄体破裂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可能也与性生活活跃程度有关。
破裂黄体大多能“自愈”
读到这里,相信很多姑娘们不由得害怕起来:既然黄体每个月都会形成,岂不是发生破裂的概率很高,会不会很危险?其实,从黄体破裂的原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黄体内部小血管破裂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大部分黄体破裂的破口较小,“默默无闻”的黄体早已习惯了“自行疗伤”,毛细血管常能自行愈合,即使少量出血也可自行吸收。因此,大部分黄体破裂者只是感觉到轻微的腹痛,甚至根本察觉不到,无须害怕。但如果黄体破口较大,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异常情况,破裂黄体的自行恢复能力则“难以为继”。于是,越来越多的血液流入腹腔,刺激腹膜,患者会感到腹部疼痛越来越严重,血压下降,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神志模糊等失血性休克表现,危及生命,须立刻前往医院进行治疗。这就是为什么有的黄体破裂患者仅仅感到轻微腹痛,而有的患者却没那么幸运,必须被推进手术室。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黄体破裂的治疗有以下两种。
保守治疗 这是黄体破裂的首要治疗方法。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没有活动性出血,一般可进行保守治疗,即密切观察,使用药物止血并注意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血不止,血压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的症状,则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进行抗休克治疗,并立即手术。首选腹腔镜下腹腔探查术,剥除黄体,并缝合止血。
每位女性都须了解的三种急腹症
严重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其他急腹症,如异位妊娠(宫外孕)、急性阑尾炎等,均以剧烈腹痛为主要症状。每位女性,尤其是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认识并学会这三种疾病的简单鉴别方法很有必要。
偶有宫内早孕并同时出现黄体破裂的患者,但极为少见。这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停经、下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此时需根据患者的情况及保胎意愿进行综合判断。若患者状态较好,且想保住孩子,则可选择保守治療;若患者病情危重,仍须进行紧急手术。黄体破裂恢复后,对女性的正常备孕、妊娠均无影响。
黄体破裂与异位妊娠、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区别
专家提醒
黄体破裂的预防说难也难,往往很难预测(除非在B超检查下观察到较大的黄体或黄体囊肿),但说简单也简单,只需在估算黄体长得最大时稍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同房时动作稍轻柔,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若仍不幸发生了严重的黄体破裂,必须及时就医,万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百拇医药(周方 丁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