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6年第2期
编号:224357
百色市不同民族小学生伤害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6年第2期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民族小学生伤害常见类型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法,对百色市1 155名不同民族小学生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百色市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9.1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X2=15.813,P=0.0130);不同年龄组学生伤害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61.327,P=0.000),其中五六年级小学生发生率最高(54.41%);壮族、瑶族、其他民族学生伤害发生率均高于汉族学生,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108,P=0.044)。前5位伤害类型依次为跌伤(16.19%)、碰伤(7.10%)、刀割伤(4.16%)、动物咬伤(2.94%)和硬物击伤(1.39%)。结论 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面临伤害的严峻挑战,应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学生保健服务;危险因素;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 R64 G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6)02-0111-03, 百拇医药(谭盛葵 吴琪俊 马迎教 蒙仕江)
  • 查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