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本科教材建设的回顾
第1页 |
参见附件(212KB,2页)。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卫生学;教材
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增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的分支。通过研究儿童少年的身体与学习、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的目的。
我国儿少卫生学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前身是学校卫生学(school hygiene)。在初创时期(1950-1959),学科仍沿用学校卫生学的称谓,于1960年正式更名为儿少卫生学。
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都离不开教学与科研实践,都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不仅应有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作支撑,而且必须加强传授知识和理论的教材建设。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儿少卫生学学科的广大教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紧密结合教学及科研实践经验,汲取国内外该领域较成熟的知识和理论,多次适时修订本科生的儿少卫生学教材,为培养合格的预防医学人才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在学科初创的20世纪50年代,国内最早(1951)翻译出版了索维托夫《学校卫生学》,教师们以其为蓝本编写了《学校卫生学讲义》,由各校参照使用。1955年初,苏联医学院采用的《学校卫生学》(莫尔科夫教授著)被译成中文,这2部教材提供了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条件。1957年,北京医学院、上海医学院、武汉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4所院校联合编写了教材,有的学校还自编了实习指导。
随着建国初10a间我国儿少卫生实际工作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明显进展和本科生培养教学工作的需要,1960年由叶恭绍主编,王锦江、甘卉芳、朱文思、李效基、徐苏恩、欧阳壬官、唐锡麟参加编写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试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出版。这是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和综合国内实际工作与科研成果,编写的第一部供卫生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前身)本科教学使用的统一教材。全书17.8万字,由绪论、儿少卫生学发展史、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和身体发育、儿童的形态与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卫生、儿童少年机构作息制度卫生、教养教学工作卫生、儿童少年生产劳动教育卫生、儿童少年体育卫生和身体锻炼、儿童少年营养卫生、儿童少年机构的建筑卫生、儿童少年机构的设备 卫生、控制和消灭儿童少年机构中的传染病、儿童少年卫生教育、儿童少年卫生事业的组织,共14章组成。除大量引用苏联资料外,本教材在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方面纳入了许多国内的调查研究资料。
1965年,由叶恭绍主编,王锦江、甘卉芳、朱文思、李效基、徐苏恩、唐锡麟参加编写的第2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出版,全书26万字,仍设置14章。其中,将1版的绪言与学科发展史合并为绪言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单列为第4章;第5章以“教育过程卫生及生活制度”代替第1版的“儿童少年机构作息制度卫生”;第12章“儿童少年的疾病预防”代替第1版的“控制和消灭儿童和少年机构中的传染病”。该书明确了儿少卫生学中心内容以及围绕这个中心内容的几个重点部分,使学科体系初步奠定规模,即在儿童少年本身健康状况和发育特点下,重点探讨教育、教养卫生和疾病的预防。力求教科书内容符合我国具体情况,各章都增添了我国在儿少卫生方面科研成果和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某些理论知识交代来龙去脉较细,如教室面积规定6m×9m,对其卫生学和流行病学理论依据介绍较全面。该教材后附主要参考文献。
“文革”之后,1978年恢复高考,卫生部在武汉召开会议,确定组织编写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统编教材,各院校相继恢复儿少卫生学教研室,立即着手筹备教材编写工作,明确分工,有关教师精心编著初稿,并于1979年在宁波召开了教材定稿会议。1980年,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为主编单位(主编人唐锡麟),北京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武汉医学院、四川医学院、山西医学院为编写单位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1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29.8万字,除绪论外,理论部分8章,第9章为调查研究方法。理论内容包括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儿童少年健康状况、儿童少年常见病预防、教育过程卫生、体育锻炼卫生、幼儿园及学校的建筑设备卫生、儿童少年的卫生教育等。8个实习指导内容即生长发育测量、生长发育统计与评价、常见病及身体缺点的检查诊断、视力不良和近视眼调查研究方法、教育过程卫生调查研究方法、体育卫生调查研究方法、学校建筑设备调查研究方法、课桌椅卫生调查研究方法。各院校都有2~3名教师参加该版教材编写工作。书中除采用一些经典的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图表外,大部分是运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人调查研究资料,尤其在青春发育期一节中的12个附图,有9个是源于1963年至1979年国内学者观测资料绘制的曲线或图谱;第5章的教育过程卫生插图采用苏联资料较多;幼儿园、学校建筑设备卫生中,11个附表均源于国内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料。常见病预防一章有5位编者,都是对常见病做过大量研究并对其预防富有经验的专家。该版教材后面按章排序附参考文献。
1986年,由唐锡麟主编(编审组组长),叶广俊、李效基、张国栋、周德、赵融为编委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2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34.1万字,后附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仍是8章理论内容,第9章为10个调查研究方法(实习参考),较第1版增加了骨龄评定方法。实习指导内容除编委外,王守辰、姚琦玲、褚柏、杨培鑫、曹伯等参与编写;第8章儿童少年卫生教育特邀徐陬编写。该版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各章编者均为在该领域有较深学术造诣和研究经验的专家担任,如第1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础理论,第1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李效基、叶恭绍、唐锡麟编写,儿童少年心理发育及卫生一节由叶广俊、唐锡麟编写,第4节青春期发育及卫生由王守辰、叶恭绍编写,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一节由周德编写;第2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和第6章体育锻炼卫生由张国栋、徐苏恩编写;第4章常见病预防由赵融、唐锡麟、周德编写;第5章教育过程卫生由李效基编写;第7章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由赵融、唐锡麟编写等。第2版教材使用年限较长,在本科生教学及培养研究生、学校卫生人员培训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1994年,由叶广俊主编,刘宝林、张国栋、季成叶、赵融为编者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3版)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延续1980(第1版)和1986(第2版)全国统编教材排序,经卫生部教材评审委员会审定的本专业首部全国规划教材。全书32.8万字,绪言后理论部分11章,实习指导9项,后附主要参考书目。该教材理论部分增加了3章内容,即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儿童少年的合理营养、学校卫生监督,前版的“儿童少年卫生教育”一章改为“学校健康教育”。实习部分较第2版增加了“心理测验”、“健康知识和行为问卷”2节,减去了“性发育检查方法”、“体育卫生调查研究方法”2节,又将第2版“视力及近视的普查方法”纳入“健康筛查”一节中,故第3版教材比第2版少1节实习内容。除编者外,魏嗣琼、钮文异参与实习指导编写工作。该书第1章增添了“生长发育的特殊表现”内容,本章主要参考第2版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进展第一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学校卫生分册及Falkner和Tanner编著的《人类的生长》(1986)等文献,阐述生长发育一般规律时引用了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
2000年,由叶广俊主编、刘宝林副主编,王文英、叶广俊、孙江平、刘宝林、吴汉荣、姚兴家、静进为编者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4版)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37.2万字,除绪言外,理论内容10章,实习指导内容8项,并附4项法律法规及主要参考文献。本版考虑到教材的稳定性,并力求反映国内外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成就和新方法,增加了健康促进学校、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及学校预防艾滋病等新内容,删去了“儿童少年合理营养”一章,某些主要知识纳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实习部分内容较前版增加了“体育课卫生安全评价”,减去了第3版中后2项实习内容。第4版教材的第1章第2节青春期发育,引用了较多20世纪末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如不同初潮年龄身高发育曲线(1995)、美国女性青春期发育的时间顺序(1998)等。
2003年,由季成叶主编、刘宝林副主编,马军、刘宝林、吴汉荣、汪玲、季成叶、武丽杰、姚兴家、赵淑英、徐济达、静进为编者的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5版)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39.7万字,共10章理论内容和8个实习指导 项目。修改幅度较大的内容包括:有关青春期发育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中小学生的行为指导、心理咨询和学校心理教育等增加了新内容;全面归纳学校健康教育领域中有关健康促进学校、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和学校艾滋病预防、青春期性教育等新的理论和概念;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的最新标准;针对儿童少年疾病谱的变化,增加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防治内容;针对我国卫生体制的重大变化,阐述了密切结合中国实际的学校卫生监督方法等。该书的生长发育规律引用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发育评价内容中引用了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第5版教材删去了第4版中的4个附录内容,增添了名词术语英汉对照,这是非常重要的补充,使教材更加规范,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专业词汇。后附的主要参考文献也较前2版充实,其中有3条中文、7条英文都是2000年以来的最新文献。
2006年,按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统筹安排,第6轮预防医学规划教材修订工作已经开始,《儿童少年卫生学》(第6版)仍由季成叶主编、刘宝林副主编,拟于2007年秋出版。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儿少卫生学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辛勤耕耘,本学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并与相关学科彼此渗透。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是学科的主干内容和基础理论;学龄儿童健康状况及常见病的防治、教育过程和学校环境卫生等是本学科的基本知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教材将学校健康教育及卫生监督一并列入基本内容,对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也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使本科生规划教材的结构更趋合理和完整。
儿少卫生学具有2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其研究和工作对象为生长发育期间的儿童少年;二是他们在受教育期间,长期接触学习生活环境。正因为如此,才使这一群体呈现出其他学科无法涵盖的特殊卫生学问题,这也是本学科存在和发展的依据。
现行规划教材编入的内容和实习方法指导都是经学者们长期研究和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和提炼,逐步精选出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3章生长发育方面的理论内容概括了近百年来该领域潜心研究获得的成熟知识,与后面各章节卫生学方法内容密切关联。各版《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材始终坚持强化生长发育的观点、群体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这也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在实际工作和研究方面的重要区别。几十年来,广大师生和学校卫生工作者在使用本教材过程中,经常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使每版修订都有新的起色,教材更加适合我国国情。
综观《儿童少年卫生学》本科教材建设的全部历程及其为我国预防医学教育事业发挥的作用,深感叶恭绍教授、唐锡麟教授、叶广俊教授、季成叶教授等儿少卫生学家为此作出的重要贡献,其他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同样功不可没。虽然本学科的奠基人叶恭绍教授、徐苏恩教授、朱文思教授等都已与世长辞,但他们的卓越贡献却永载史册,为后人所敬仰。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儿少卫生学界,一批中青年专家正热心参与本科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建设,这一事业后继有人。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坚信我国儿少卫生学的本科及相关教材建设一定会与时俱进,不断向新的领域迈进。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15008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