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预防肺结核的中医学策略与方法
第1页 |
参见附件(187KB,2页)。
【关键词】 结核,肺/预防和控制;医学,中国传统;学生保健服务
曾经蔓延全球、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的肺结核,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又死灰复燃,至今已成为所有传染病中的最大死因。大学校园中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对师生健康的威胁更大。因此,采用中国传统医学方法在高校中开展肺结核的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肺结核病的概况
肺结核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的一大疾患,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在青年人中传播,15~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造成高校结核病流行的原因一是防病意识差,忽视了结核病防治工作;二是对结核病患者管理不完善,尤其是边远地区;三是抗生素的滥用,造成耐药性增加。
中国医学认为,劳损在肺,故又称肺痨。主要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疲劳为特征。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其主要是经呼吸道传播,所以肺部结核的感染率比其他器官高,占人体结核病的首位。结核杆菌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存活几个月,人体除毛发、指(趾甲)外,几乎全身组织都可以感染结核病,如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
中国医学重视以元气抗病、以正压邪,这在当今医学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转变中显得特别突出。因此,要发扬传统医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论。在人群集聚的校园,易导致传染病的流行。特别是肺结核属于空气传播的疾病,更容易促进校园中结核菌的传播。
2 中医辨证观中的痨病———肺结核
肺结核古称“痨病”,早在《内经·素问》中即有记载,曾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元代葛可久所著《十药神书》更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痨病的专著。而根据历史上诸多中医研究者的认识,痨病病因主要可分为2个方面:外因感染和内气虚弱。所谓外因,传统医学认为引起痨病的元凶是“痨虫”或“瘵虫”,即结核杆菌。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正气虚弱,如先天不足、后天生活不当、早婚纵欲、身心交瘁,从而导致精气血亏损,于是正气不足,邪气即可乘虚而入。
根据中医的整体观点,人的器官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并互为表里、相互资生,所以认识肺结核必须从全面的观点来看。痨病主要危及于肺,故在临床上的表现就是干咳、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等。但与其他脏器关系密切,特别是脾、肾、心、肝。脾 为肺之母,又与胃互为表里,所以脾虚则消化受伤,从而不能养肺,导致肺虚;而肾为肺之子,色欲过度则导致肾虚,进而上耗母气,最后导致肺肾两虚;此外,忧思伤肝,劳累伤心,都与肺结核的患病紧密相关。
可见,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对于肺结核的确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而其重视整体性、自然性的特点对于人们反思基于经典生物学的片面观和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3 预防肺结核策略
3.1 加强正气、固本强基是预防肺结核的基本原则 外在环境中的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还有引起肺结核的“痨虫”或“瘵虫”等都可以侵犯人体,从而成为致病的外部条件,这也就是致病过程中的“邪气”;但人体体质的状态和机体脏腑机能的盛衰,以及其对于疾病的防御、抗争和修复能力,即“正气”,才是人体健康的根本。常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正邪相争、正不压邪的情况下,就可导致机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调,于是脏腑经络功能紊乱,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可见,致病因素总是通过破坏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来引起疾病,而保健的实质就是通过促进阴阳平衡、复原正气的主导地位。西医的免疫学说对此进行了现代科学上的支持。正是在这一点上,“正气虚”才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而加强正气、提高免疫力,即固本强基,才是保健与预防肺结核的首要原则。
中医认为,人体正气虚弱是受体质因素、精神状态、生活环境及营养锻炼等多种因素制约的。体质强弱既有先天因素,也取决于后天调养,比如体育锻炼和营养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生活环境的优劣,是影响正气与体质的因子,还有精神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存、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于是出现了许多心理———生理疾病的现象,即心理疾病导致了生理疾病。而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怒火伤肝、悲气伤肺、过喜伤心、惊恐乱气的所谓七情致病,可以说是关于精神心理因素影响健康的早期探索。
故提高自己的抵抗力,是进行个人保健、预防肺结核的主要原则。具体来说,个人在加强培育正气以预防肺结核时的主要途径有:(1)生活与环境策略。生活环境是导致肺结核流行或致病的重要原因,生活条件差的情况下,往往容易患此疾病。所以,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环境质量是预防肺结核的基本策略。因此,应做到慎起居、避风寒、戒烟酒、劳逸适度,养成合理化、规律化的生活方式;经常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保持乐观情绪。(2)饮食与营养策略。饮食是摄入营养、保持正气、维护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饮食失宜是造成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所谓的“病从口入”即是此意。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饮食不节、饮食偏嗜以及饮食不洁等不良习惯。注意营养的质与量,不挑食、偏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3)体疗与锻炼策略。体育锻炼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保健方式,而且体育也有助于大脑不同区域间的轮流活动,有助于调整工作和学习压力,中国传统体育疗法如气功、太极拳等,就是非常有益的。(4)自我保护策略。一旦自己或周围有人患上结核病,要注意自我保护。
3.2 坚持“防重于治”的医学原则 现代医学重要的特征就是从治疗取向走向了预防取向,与中国古人所谓的“上医医未病”的思想相通。
医务部门关于结核健康教育与管理方面的职责有:(1)加强营养教育与管理,切实执行国家相关食品、卫生法律,确保高校师生营养水平。正气不足,邪气才能乘虚而入。特别是集体食堂卫生,一旦放松管理,就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学生住宿也是一个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应注意通风、采光等。(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青少年懂得结核病的病理、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注意防护地打喷嚏、定时消毒个人生活用品等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液要进行及时焚烧或药物消毒,以免病原体扩散。(3)定时进行体格检查,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注意高校人员的健康,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只要广开思路,积极吸取传统医学的精华,共同努力预防肺结核,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就会得到保障。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门诊部,广东 524048。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