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8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754958
我国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程度构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季成叶
第1页

    参见附件(2593KB,3页)。

    季成叶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摘要】目的分析城乡男女中小学生贫血流行现状及其程度构成比,为儿童青少年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7,9,12,14,17岁汉族学生,利用WHO 1972年标准筛查贫血,分"边缘性"、"轻度"、"中重度"分析构成比。结果中国学生贫血患病率已下降至WHO"轻度"流行水平,但问题仍普遍存在。乡村群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低年龄小学生(尤其乡女)是流行率最高、程度相对最严重的薄弱人群。结论"边缘性贫血"已构成患者主体。进一步改善学生铁营养储备状况任务十分艰巨。

    【关键词】 贫血 患病率 社会经济因素 对比研究 学生

    【分类号】R556

    中小学生正在旺盛生长发育,易因各种原因造成铁摄入不足、铁储备下降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目前,除少数极贫穷国家外,严重到直接危及生命的贫血已少见。但即便是无表面症状的“边缘性贫血”,也对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和学习能力等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1]。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贫血防治
------
     [摘要]目的 分析城乡男女中小学生贫血流行现状及其程度构成比,为儿童青少年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7,9,12,14,17岁汉族学生,利用WHO 1972年标准筛查贫血,分“边缘性”、“轻度”、“中重度”分析构成比。结果 中国学生贫血患病率已下降至WHO“轻度”流行水平,但问题仍普遍存在。乡村群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低年龄小学生(尤其乡女)是流行率最高、程度相对最严重的薄弱人群。结论 “边缘性贫血”已构成患者主体。进一步改善学生铁营养储备状况任务十分艰巨。

    [关键词]贫血;患病率;社会经济因素;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R179 R153.2 R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08)02-0111-0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9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