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754710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自我同一性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8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考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及二者的关系,了解同一性发展水平对择业价值倾向是否有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和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对内蒙古地区425名本、专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发展因素上得分(3.82±0.66)最高,其次是保健因素(3.60±0.69),声望因素得分(2.92±0.82)最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得分在将来的自我投入愿望上(17.67±3.07)最高,其次是现在的自我投入得分(17.51±3.23),最后为过去的危机得分(15.80±2.85)。发展因素与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将来的自我投入的愿望都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值均<0.01),声望因素只与将来的自我投入的愿望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保健因素只与过去的危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个体的职业价值观。

    【关键词】 职业;社会价值;自我评价(心理学);统计学;学生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 179R 161.5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28-02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Values and Self-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CHEN Yong-yan*, ZHANG Jin-fu, LI Jian.*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4007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al trait of vocational value and self-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o find that whether self-identity has prediction on vocational value. Methods425 college students from Inner Mongolia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vocational values scale and self-identity inventory. ResultsThe score of vocational value was highest on development factor (3.82±0.66) then was security factor (3.60±0.69) and the last one was prestige (2.92±0.82). The score of self-identity was highest on desire (17.67±3.07) then was commitment (17.51±3.23) and the last one was crisis (15.80±2.85). Development factor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commitment, crisis and desire(P<0.01). Prestig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sire and securit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risis(P<0.01). Conclusion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in self-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predict their occupation value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Occupations; Social values; Self assessment (psychology); Statistics; Students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1]。美国职业指导专家Ginzberg[2]认为,个体职业选择心理的发展是和人格发展相联系的。Super[3]认为职业价值观是随着个体的自我概念发展起来的。美国心理学家Tiedeman[4]指出,当职业自我概念定型的时候,就要影响个体的职业态度,进而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而个体自我概念是在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我同一性是指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时空中,“自己是谁”,“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自己自身是同一实体的存在”等对自我同一性的主观感觉或意识[5]。可以说,自我同一性是自我概念的成熟形式[6]。本文探讨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他们的同一性发展水平对择业价值倾向是否有显著预测作用。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4所大学中随机抽取本、专科大学生425名,平均年龄为21岁。其中男生121名,女生304名;大一170名,大二183名,大三35名,大四37名;汉族学生264名,蒙古族146名,其余为其他民族;城市学生107名,乡镇学生152名,农村学生166名。

    1.2 测量工具

    1.2.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该量表是凌文辁[7]在1999年根据对大学生的实际调查而编制的。该量表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声望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3个维度,共22个题项。采用5点计分法,分别为不重要、一般、有些重要、重要、很重要。此量表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调查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总量表为0.853,声望因素为0.852、保健因素为0.684、发展因素的α系数为0.700。 除保健因素外,其他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达到0.7以上,总量表折半系数为0.749。说明该测量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百拇医药
    1.2.2 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 该量表是由日本心理学家加藤厚(1983)制定的。他将自我同一性分为“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3个变数,以这3个变数为基础,将同一性地位分为6种:同一性形成地位(A地位)、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A-F 中间地位)、权威接纳地位(F地位)、积极的延缓地位(M地位)、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M-D地位)和同一性扩散地位(D地位)。并由此制定了12个项目的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我国学者张日昇[8]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量表采用Likert 6点计分(从完全是到完全不是),目前,这一量表被广泛地运用于实际研究当中。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数据统计 对收集的问卷进行筛选,去掉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425份。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发展因素上得分最高(3.82±0.66),其次是保健因素(3.60±0.69),在声望因素上得分仅为(2.92±0.82)。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符合兴趣爱好,能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职业稳定;其中有4项属于发展因素,1项属于保健因素。排在后5位的分别是:易成为名家、有出国的机会、单位级别高、单位规模大、单位在大城市,5个题项全部属于声望因素。, 百拇医药(陈永艳 张进辅 李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