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8年第7期
编号:11753619
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8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78.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43-03

    【关键词】 精神卫生;方针政策;学生

    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转型、思想变革以及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又加上在校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会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感到困惑和迷茫,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1-3]。

    1999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人患有心理障碍;在北京市高校学生中,23.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4];上海市某高校的调查显示,有近20%的学生感到苦恼,17.5%的学生在情绪积极-消极尺度上偏向消极[5];在广州市某高校中,有13.66%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卫生问题,26.18%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6];来自重庆市的调查显示,有48%的大学生经常压抑自己[4]。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更是让人记忆犹新[7]。这些事实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确实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甚至有心理学家把大学生群体称为“心理弱势群体”[8]。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的心理在承受机体和外界环境时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