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9年第7期
编号:11802290
国内学业不良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9年第7期
     2.3 学业不良影响因素研究不系统 首先,学生自身非认知因素例如思维策略、情绪、意志、性格等与学业不良的关系没有得到探讨;其次,家庭经济、家庭社会地位等外部因素是否也是学业不良的成因,它们是如何影响学生自身因素进而造成学业不良;再次,社会因素如追星、网络成瘾、拉帮结派、不良社会信息是否影响学业不良,学业不良学生是否在某些人格上易于受这些社会影响。这些都未见探讨。

    2.4 学业不良干预研究较少且与教学实践脱节 目前国内学业不良干预研究有的由于置身于教学环境很难实施而遭遗弃,有的由于严格控制而与教学实际脱节,使其研究成果实用价值不受人们青睐。目前我国还没有比较统一的干预理论来指导学业不良研究;现有研究也没有形成让人普遍认同的干预方法、干预内容和干预模式,某些理论设想在干预实施时的可行性也有待商榷。

    2.5 学业不良研究对象较为单一且研究视角较为狭窄 学习不良可以贯穿于毕生发展过程中。虽然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但教育和研究对于成人继续学习的学业关注和指导都很不足。近年来,成人学习不良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教育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而我国成人学业不良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在研究视角上,国外学业不良早已有生物学方面的探讨[26],现在研究的新趋势是从神经医学角度[27]和行为遗传学角度[28]开辟新的研究范式,而我国学业不良在神经医学、生物学、行为遗传学层面的研究涉及得很少。

    3 对学业不良研究的展望

    第一,改革现有成绩考核内容和学业测查工具,避免误诊学业不良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