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811604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中的教学与团体活动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9年第8期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中的教学与团体活动干预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状况和适宜的教育途径,为制定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学生艾滋病预防问卷》,对720名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和自我效能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利用教学与团体活动进行干预。结果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效能存在正相关,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状况存在年级差异;教育途径上采用课堂讲授方式比团体活动的效果更好。结论 在农村中学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可以改善学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效能状态。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团体处理;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689-02

    Teaching and Group Activity Intervention on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Among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ZHENG Xiao-bian,HUANG Qing-q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e of HIV/AIDS-prevention and the suited training approach,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mak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By using Questionnaire for HIV/AIDS Prevention of Student,720 students from two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and self-efficacy of HIV/AIDS prevention were studied and intervention was conducted through teaching and group activity. Results There was grade differences of HIV/AIDS prevention between grades. Class teaching was better thanthe group activity for the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nclusion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is effective in middle school of countryside,and will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and self-efficacy of AIDS-prevention.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ealth education;Group processes;Students;Rural population

    艾滋病流行逐步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防治工作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青少年是预防艾滋病的生力军,教育青少年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知识并促进其改变行为,同时还可以将有关知识传播到同伴、家庭和社会。艾滋病防治教育通过预防知识的传授改变人们的观念,增强预防意识,以达到减少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中国80%的青少年在农村,有关艾滋病的知识认知率还很低,预防知识欠缺、歧视依然存在,这对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危害相当不利。探索在中国农村地区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预防艾滋病预防教育,可以更早地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促进他们在艾滋病防治上的自我效能感,知晓传播途径,确立正确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在广大农村中学推广和开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笔者通过实证调查,对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和效能感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的干预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全球基金艾滋病预防项目县2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等4个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3个班,每班60人,其中2个班为实验组(分别以讲授课或者团体活动为主),1个班为对照组,总样本720人。

    1.2 调查问卷 采用《学生艾滋病预防问卷》,该问卷共50道题目,分为知识、态度、行为、效能4个因子,每题采用“完全不同意、基本不同意、基本同意、完全同意”4级记分,分别记为1,2,3,4分,设置1/3的反向条目,统计因子均分(各因子条目分数之和/条目数)和总均分。按照问卷设计[1],总均分愈高,显示被试的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自我效能感方面问题愈少。问卷绝大多数项目区分度在0.3以上,总量表一致性信度为0.86。分半信度0.86,经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结构效度(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小于0.08,χ2检验的替代性指数χ2/df小于3,标准平方根残差SRMR小于0.08)。

    1.3 教育干预内容和方式 在教育干预前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采用课堂问卷调查。预防艾滋病教育内容包括3个部分:(1)艾滋病预防信息,包括观看艾滋病预防宣传片,发放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小册子,让学生了解艾滋病预防信息;(2)艾滋病预防教育,指通过讲授、讨论等活动课程教学形式,传授艾滋病预防基础知识,改善学生对艾滋病的预防态度,树立健康生活行为的观念;(3)艾滋病预防人际沟通,指通过团体辅导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学习人际沟通技巧,如表扬与鼓励、倾听等练习,学习关爱患者与家人的方法。艾滋病预防教育干预分2种方式:一是课堂教学干预,即采用播放教育片视频、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二是团体活动干预,即在游戏活动中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干预全程1个月、每周2课时,共8课时。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1.5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比较 由表1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干预后结果显示,实验组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实验组后测年级差异 高中生的总均分显著高于初中生(P<0.05),显示高中生艾滋病防治教育效果更好。

    2.3 不同教育方式比较 表2显示,在对农村中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教育的方式上,除知识外,课堂教学讲授组在态度、行为、效能上的总均分都显著高于团体活动组(P值均<0.01)。

    3 讨论

    3.1 要促进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中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发现,农村中学艾滋病预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对有关艾滋病预防的效能少有涉及。自我效能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生成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个体将认知的、行为的、社会的各种技能整合成实际行动过程,服务于各种目的。自我效能在自我系统调节自身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让个体在生活中客观、冷静地看待艾滋病现象,促进艾滋病预防意识的形成,缓解个体面对艾滋病危险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和惧怕心理,促使个体作出选择健康行为的决定并维持健康行为,建立对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袭的信心,同时表达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研究结果显示,艾滋病预防教育中的知识、态度、行为、效能呈正相关,说明在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中,要同时注意这4个方面,可以通过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来改变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的态度、行为和效能,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效能在艾滋病预防教育中是环环相扣的。要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不仅要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改变艾滋病预防的态度,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还需要建立艾滋病预防的效能感,建立自信,保持良好的艾滋病预防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4个环节缺一不可。

    3.2 在农村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有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的调查结果一致[2]。农村中学学生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途径有限,应该在乡村地区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参与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知识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态度,对艾滋病的无知是产生对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歧视的根源之一,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要让农村中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扭转对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态度,依然是学校艾滋病预防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发现,高中生干预后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高于初中生,可能与2个因素有关:一是高中学生年龄大,接受的外界信息多,理解能力强;二是由于高考需要,农村高中都开设了生物课,艾滋病知识穿插在生物课相关章节中,高中生为考试而学习,而在农村初中大部分没有开设生理卫生课,也没有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农村学校在艾滋病预防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各年级教育目标,才能取得更好教育效果。

    3.3 课堂教学方式更适合当前农村学校学生 研究显示,在艾滋病预防教育过程中,教育方式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在各年级教学中,课堂讲授组的效果要好于团体活动组,原因可能有4点:第一,农村学生比较腼腆、羞涩,在团体活动课中表现比较矜持,不是很主动;第二,农村班级的人数太多,团体活动很难控制和操作;第三,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只有8节课,而团体活动中的每一个活动都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去领悟,因此无法将全部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教给学生;第四,在我国农村学校,教育基本上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学生们更习惯以这种方式获得知识。有关农村学校团体活动和课堂教学的中、长期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4 参考文献

    [1] 闫婉缔,郑晓边.师范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效果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3-14.

    [2] 康殿民,刘学真,黄涛,等.山东省4类人群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抽样调查.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 (4):143.

    (收稿日期:2008-12-22;修回日期:2009-02-16), 百拇医药(郑晓边 黄情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