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90537
马鞍山市初三学生中心性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刘道民 詹圣伟 郑锦绣 李吾梅 陶芳标 邢 超 万宇辉
第1页

    参见附件(1403KB,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初三学生中心性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马鞍山市10所中学,采用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初三学生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对中心性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肥胖、中心性肥胖学生的检出率分别为3.8%与2.9%,男生肥胖检出率(5.1%)高于女生(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30,P<0.01);男生中心性肥胖检出率(4.1%)高于女生(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5,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市区、自己目前体型肥胖和小学三年级体型偏胖是发生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马鞍山市初三学生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较高,并与性别、家庭住址、体型状况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相关联。

    【关键词】 学生;回归分析;人体质量指数;肥胖症

    【中图分类号】 R 153.2 R 195.1 R 58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21-02

    肥胖(obesity)是指机体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是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1]。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预示着成年后巨大的健康隐患。有研究表明,中心性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外周性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更严重[2,3]。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呈增加趋势[4]。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生长发育指标测量,可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马鞍山市参加中考体检的4 700名初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 607份,有效应答率为98%。其中男生2 327名,平均(15.57±0.71)岁;女生2 280名,平均(15.53±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