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2008年农村医保学生乙肝筛查结果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391KB,2页)。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512.6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116-02
【关键词】 肝炎,乙型;学生;感染;肝功能试验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是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极强,其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血液、密切接触、母婴垂直感染等[1]。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WHO曾将我国列为乙型肝炎的高度流行区[1-2]。为了解乙型肝炎在温岭市农村学生中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08年11-12月对该市20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肝功能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温岭市20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学校的学生,共计中小学生15 979名。其中高中8所,学生6 875名;初中5所,学生4 294名;小学7所,学生4 810名。
1.2 方法 血清学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采用ELISA法,肝功能检测采用仪器分析法,所用试剂分别购自上海科华和美国德灵公司,结果判断及操作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比较百分率的差异。
2 结果
2.1 表面抗原携带情况 20所学校的15 979名学生中,检出表面抗原阳性者359名,阳性率为2.25%。其中高中学生表面抗原阳性率为3.48%,初中生为1.79%,小学生为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3,P<0.01);男生表面抗原阳性率为2.79%,女生为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5,P<0.01);高中、初中、小学的男、女生之间表面抗原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