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889443
西南地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及影响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张玉婷 朱晓庆 王 敏 张庆林
第1页

    参见附件(1218KB,2页)。

     4 参考文献

    [1] 郭金山,车文博.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心理科学,2004, 27(5): 1 266-1 268.

    [2] 韩晓峰,郭金山.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心理学探新, 2004, 24(2):7-11.

    [3]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 - 37.

    [4] 郭金山, 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20(2):51-55.

    [5] 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2006,27(10):896-897.

    [6] 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11(5):335-337.

    [7] 陈小普.沉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消极影响.鸡西大学学报, 2009,9(1):23-24.

    [8] 崔光成,赵阿勐,陈云辉.性格、年级、人格特征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关系的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21(6):607-608.

    [9] BOSMA HA,KUNNEN ES.Determinants and mechanisms in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A review and synthesis.Dev Rev,2001,21:39-66.

    [10]张日昇.同一性与青少年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心理科学,2001,21(1):430-434.

    [11]愈瑞康.720名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研究.心理科学,2003,23(4) : 413-416.

    [12]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统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59-65.

    [13]马兰,张兴红.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调查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6):583-585.

    [14]陈永艳,张进辅,李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3):228-22.

    [15]李亚真,叶一舵,潘贤权.大学生生涯成熟状况及自我同一性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8,31(2):447-450.

    (收稿日期:2009-05-10;修回日期:2009-07-16)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1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