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6期
编号:11957053
高校学生现场急救健康教育方法介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10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459.7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727-02

    【关键词】 急救;健康教育;学生保健服务

    现场急救是指意外事故或急症发生时,在未获得医疗救助前,为防止病情恶化而对患者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对及时处理伤口、挽救患者生命、提高伤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是现场急救知识的最佳载体[1-2]。常熟理工学院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现场急救健康教育培训已经八余载,现将相关工作方法和经验报道如下。

    1 课程定位

    1.1 教学目标 根据急救医学理论与方法,医疗急救分为现场(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医疗急救健康教育课应定位于:学会早期急救呼叫、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各种突发疾病、伤害的初步处理。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按照现代急救程序与急救要求,注重实用性,以便较好地实施医院外、社区内、家庭中的突发疾病及伤害现场急救。
, 百拇医药
    1.2 培训对象定位 高校相对独立,目标人群集中稳定, 结构较为简单,知识层次与接受能力高于一般人群,是实施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健康教育理想场所。

    高校培训人群包括学生与教工。刚刚开始独立生活的大学生生活经验与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相对缺乏,非常希望得到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训练,尤其低年级学生人群更是如此。高校急救健康教育的主体应锁定于大学生这一重点人群,特别是红十字会会员。大学生接受急救培训除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和本身的素质外,还可以作为流动群体,向广大人群传播急救知识。因此,做好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工作意义重大。高校教工流动性小,是相对固定的人群,应根据工作岗位(如实验室、实习基地)、工作性质(如学生管理人员)等具体情况对其按部门和岗位进行急救培训并配备必要的急救物资。

    2 课程建设

    健康教育应该被定为学校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形成正式的课程设置,为急救知识与技能成为高校健康教育专题课程建立良好的基础,使之在教学经费、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教学评估中得到保证。
, 百拇医药
    2.1 课程内容 根据常见突发疾病和伤害的种类,课程理论内容包括生存链的概念,群伤和急危重伤进行快速的创伤分类和检诊,急危重症疾病特点和发生过程,突发疾病、伤害的现场初步判断和救护;实践内容主要有心肺复苏技术和4项急救技术操作,现场简易急救器材应用。

    2.2 教学大纲 分说明、正文和附录3个部分:(1)说明介绍开设《现场急救》课程的意义、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以及教学内的重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2)正文规定教学基本内容。由于现场初级急救培训是向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普及健康教育培训,其目的是使受训者掌握最起码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最关键的初级救生术,从而提高在突发疾病、伤害和灾害发生时的应急能力,降低由灾害或疾病引起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使社会公众在自救互救的普及率和救治能力等方面逐渐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由于非医学生大多无医学知识基础,课程相对独立,需要介绍与现场急救有关的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知识要点,特别要掌握一些人体标志,以便在现场急救实践中作为定点、定位之用;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组织能力较强,课程还介绍了群体伤害事故医学急救的组织管理。课程内容共13章,包括现场急救概述、正常人体解剖生理概要、现场急救的4个基本环节(现场评估、判断病情、紧急呼救、自救与互救)、心肺复苏术、外伤的现场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常见内科急危重症的现场急救、常见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五官急症的现场急救、狂犬、毒蛇咬伤的现场急救、危急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支持、灾难及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现场急救、群体伤害事故医学急救的组织管理。教学基本要求按照了解、理解、掌握3个层次写明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尤其突出现场急救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3)大纲附录部分则列举新近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和资料,以便学生进一步学习、参考、阅读。
, http://www.100md.com
    2.3 讲义及出版教材 从2003年开始编写《现场急救》讲义到2009年正式出版教材,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学校将《现场急救》教材纳入校级教材基金出版计划,并得到常熟市建设健康城市领导小组、常熟市红十字会及常熟市120急救站等单位的支持。本书于2009年4月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3]。

    3 教学过程

    3.1 备课 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认真备课,编写授课提纲。确定《现场急救》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分清层次;结合学科发展动态、新近发生的事例充实讲课内容,研究设计教学方法,备好教具,如上出血与止血课时,需准备好止血带、绞紧棒等;制作《现场急救》多媒体课件,为使课件更加生动,更富表现力,恰当地选择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如视频、动画,图片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内容。

    3.2 课堂讲授与实践作操相结合 课堂讲授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施行启发引导教学。讲授内容要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主次分明,详略适当,基本理论阐述清楚,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熟练掌握《现场急救》课程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具有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准确熟练演示教具,如在讲授骨折时,利用夹板固定断肢、用三角巾包扎外伤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枯燥为直观形象,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并且在上理论内容的同时开展实践教学,如一边讲解颈动脉搏动时,一边请学生触摸自己的颈动脉等。
, 百拇医药
    3.3 重视实践教学 通过《现场急救》实践教学,加强和巩固对理论的理解,力求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复苏技术和四大急救技能操作训练,培养和提高独立急救能力。在理论教学时,注重多媒体幻灯、课堂教具的演示及《现场急救》录像的放映,加深印象,为学生顺利完成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4 讨论

    《现场急救》教学使学生对现场急救的特殊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现场急救的困难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抢救原则方面,树立了先抢救后诊断、边抢救边诊断的观念;学会了常见急危重症的判断;学会了在无医生和医疗诊断仪器及抢救设备条件下,进行快速的伤情判断和现场急救技能操作,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在大量伤员的情况下,通过快速的体格检查对伤情作出全面估计,对伤员轻重缓急作出初步诊断;学会如何开展对群众普及急救知识的工作,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灾害性事故时的现场自救互救能力。作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创造学习条件,把急救知识传授给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大学生作为高文化层次团队,是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特殊群体,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带动一大群、影响一大片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每个个体所必须接受的基本生存技能,同时也对在全国更快、更广地形成阶梯式急救网络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4]。
, 百拇医药
    5 参考文献

    [1] 张维平,张允平.对高校急救健康促进模式的探讨.中国健康教育,2004,20(2):151-152.

    [2] 邹圣强,许化溪,郑金旭,等.综合性大学开设《院前急救医学》的可行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94.

    [3] 邹晓平.现场急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

    [4] 邹晓平,顾雪坤,徐亚清,等.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2):4-6.

    (收稿日期:2009-11-20), http://www.100md.com(邹晓平,秦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