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8期
编号:11953782
儿童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10年第8期
     【指示性摘要】 依恋的形成对儿童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者以依恋的概念及其类型为起点,分析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理论背景,从照料者与依恋的代际传递性关系、成人依恋模式与其子女依恋模式的关系、“将心比心”对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解释、干预研究4个方面对儿童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研究的新近成果进行介绍与归纳。

    【关键词】 客体依恋;代际关系;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B 844.1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8-0899-03

    【作者简介】 徐济达(1953- ),男,江苏南通人,教授,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210029。

    【通讯作者】 何源,博士,讲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210029。

    关于依恋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发展心理学以及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者的关注。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的一生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是儿童社会化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儿童向着更加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并对个体的人格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依恋的代际传递性。所谓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采用Van Ijzendoorm的界定:根据特殊照料者(通常为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即父代的依恋模式与子代的依恋模式可以传递[1]。本文从依恋概念及模式着眼,对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进行归纳。

    1 依恋的概念及其类型

    1.1 概念 依恋(attachment)一般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2]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