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1966155
青少年危险行为与母亲教养方式关系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赵国香,荆春霞,杨 光,刘思初,马慧璇,潘焕玉,张 睿,张一鸣,韩 波,张 铮
第1页

    参见附件(2447KB,4页)。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被调查者母亲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及以上221人,占28.7%,高中/技校/中专215人,占27.9%,初中244人,占31.6%,小学及以下91人,占11.8%;29人父母离异,占3.8%;家庭月收入2 000元以下42人,占5.4%,2 000~4 999元152人,占19.7%,5 000~10 000元146人,占18.9%,10 000元以上91人,占11.8%,不知道者315人,占40.9%,25人缺失,占3.2%。

    2.2 青少年危险行为现况 7.8%的高中生尝试吸烟,69.5%的高中生曾经饮过酒,1.9%的高中生曾经有过性行为,26.3%的高中生过去1个月里采用不健康的方法减肥,10.8%的高中生在过去1 a中跟别人动手打架,8.7%的高中生曾经使用易成瘾药物,37.5%的高中生曾经参加过赌博或类似赌博的娱乐性活动。对上述各种危险行为进行性别间比较,结果发现吸烟、喝酒、减肥、打架、赌博5种危险行为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了减肥的报告率女生比男生高以外,其他4种危险行为报告率均是男生比女生高。见表1。

    表1 广州市不同性别高中生危险行为报告率比较

    性别人数吸烟喝酒性行为不良减肥打架使用易成瘾药品赌博

    男37449(13.1)275(73.5)9(2.4)58(15.5)62(16.6)30(8.0)172(46.0)

    女39711(2.8)261(65.7)6(1.5)145(36.5)19(4.8)37(9.3)117(29.5)

    χ2值 28.905.140.7942.9828.500.4021.56

    P值 <0.010.0230.373<0.01<0.010.526<0.01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2.3 母亲对不同性别学生教养方式比较 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发现母亲对男生和女生的教养方式有差别,在过干涉过保护(P<0.01)、拒绝否认(P=0.003)和惩罚严厉(P<0.01)3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余2个维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在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比女生高,这表明母亲对男孩多采取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这3种教养方式。见表2。

    表2 广州市不同性别高中生母亲教养方式比较(x±s)

    性别人数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

    男37452.07±10.6136.08±6.2313.34±3.9613.37±4.519.68±3.83

    女39753.31±10.6333.83±6.1312.51±3.7712.18±3.589.81±4.03

    t值 -1.625.052.994.07-0.45

    P值 0.106<0.010.003<0.010.655

    2.4 不同文化程度的母亲对子女教养方式比较 由于在偏爱被试这个维度上方差不齐(F=28.41,P=0.000),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不同文化程度母亲在偏爱被试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1,P=0.202)。对其他4种教养方式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法分析数据,除在情感温暖理解(F=14.21,P=0.000)这个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3)。通过两两比较分析发现,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在情感温暖和理解这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越高,则在该维度上的表现越明显。

    表3 广州市不同文化程度母亲对子女教养方式比较(x±s)

    不同文化程度人数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

    大学本科及以上22156.18±11.1435.27±6.8312.86±4.2912.86±4.33

    高中/技校/中专21551.72±10.5035.36±5.9612.98±3.8512.88±4.26

    初中24451.79±9.7934.68±6.0312.90±3.6112.61±3.92

    小学及以下9149.07±9.7633.71±6.1612.89±3.6812.62±3.58

    F值13.251.820.040.26

    P值<0.010.1410.9910.885

    2.5 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以母亲教养方式中5个因子和一般社会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年级、母亲文化程度、父母是否离婚)作自变量,以青少年危险行为作因变量分别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标准α=0.10,排除标准α=0.15,采用向前似然比法选入变量。结果发现,母亲教养方式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的男生和高年级均是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且不良的教养方式和一些社会人口学因素可能会增加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而母亲的文化程度高是青少年危险行为的保护因素,即母亲文化程度高,可能会减少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见表4。

    3 讨论

    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终生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5]。我国学者参照国际惯例,针对国情将其分为7类,包括导致各种非故意伤害的行为、导致各种故意伤害的行为、物质成瘾行为、精神成瘾行为、导致各种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和非意愿妊娠的性行为、不良饮食行和缺乏体力活动行为[6]。本次调查了7种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主要涉及5类。结果显示,打架造成的故意伤害行为的发生率低于国内的一些研究[7];物质成瘾行为中的饮酒行为和滥用药物的发生率高于国内的一些研究[7-8],而吸烟行为低于国内的一些研究[7],其中值得一提的是,73.9%的男生和66.4%的女生喝过酒,应注意防范,减少酒后危险行为的发生。精神成瘾行为中的赌博发生率高于国内一些研究[9-10];性行为发生率低于国内的一些研究[7,11];不健康减肥导致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低于国内的一些研究[12]。

    研究结果还显示,在青少年危险行为中,吸烟、喝酒、打架和赌博行为男生普遍高于女生,与国内有关报道一致[7-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47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