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1966162
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张 珊,魏小雪,戴立丽,黄靖茵,孙 岩,陈 瑜
第1页

    参见附件(1923KB,3页)。

     2.4 男女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比较 女生每月的手机短信量大都在100~200条,而男生大都在100或100条以下,而且女生发短信的频率也比男生高,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检查短信,感到焦虑的男生占15.5%,女生占24.9%;如果忘了带手机,有28.0%男生会担心有人联系,但是女生却有40.0%担心有人联系;在公共场合手机若调成振动,有23.6%的男生会悄悄看手机,而看手机的女生有35.0%。男、女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间方面(χ2=9.253,P<0.05)、未检查短信焦虑方面(χ2=7.622,P<0.05)、忘带手机担心联系方面(χ2=7.57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研究发现,手机短息能够激发交流的欲望,是朋友间联络感情的主要媒介,而且幽默短信最受欢迎,调查中77.7%的学生会主动发短信,52.7%的学生不会和陌生人发短信恰恰说明了这些。91%的学生上课会发短信,说明手机短信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有42.1%的大学生的手机短信量在100或100条以下,70.1%的学生的手机费在50元以下,可是短信花费却占手机花费的一半。先前已有的调查显示,33.1%的大学生每月手机短信量在100~400条[1],与本调查结果比较,这种消费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计算机及飞信、手机QQ的逐步普及。本研究还发现,面对较尴尬的事情的时候,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短信解决;一段时间没有检查短信,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焦虑;如果忘带手机,女生也会比男生更担心有人联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女生比男生性格细腻,比男生愿意倾诉,更喜欢与朋友家人联系等方面有关。可见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工具,而短信也成为一种最为普遍方便的沟通方式。

    手机短信作为便捷、时效的资讯交流方式对人际交往影响越来越大。它突破了时空限制,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渗透到了大学校园,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新时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手机短信现象[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的划分,当代大学生应处于成年早期,即个体的任务在于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所以其人际交往也有独特的一面[4]。本研究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特点:(1)普遍渗透性。以往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已达94. 5%[5]。从本次调查结果可知,手机的使用率已经高达99.8%,而手机短信的使用率也已高达99.7%,可见大学生手机普及率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手机短信的普遍和渗透。(2)不可替代性。有66.3%的大学生认为手机短信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代替。虽然网络已经席卷了全球,但是目前却没有手机短信这么便捷。以往有数据显示,68.3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手机的最主要功能是收发短信,每月的短信费用占手机消费的百分比在50%以下的大学生占到68.59%[6],57.4%的大学生当手机一离身时会感到惶恐不安[7]。可以看出,短信使用频率增加,说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短信使用率越来越高,在生活中已经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了。虽然短信消费和手机短信的依赖感和焦虑担心感下降,但却不会消失,因为手机的沟通作用依然存在,而且是任何交流方式都不可替代的。(3)习惯性。调查发现,80.0%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一直将手机带在身边,虽然手机短信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但较之以前的追捧沉溺依赖[5],当代大学生对手机短信的行为特点应该说是习惯,是把手机短信当做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沟通方式的多元化,大学生手机短信的依赖现象已经不那么严重,再加上时下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年轻化,大学生已经渡过了手机依赖过渡期与新鲜期,正在逐步把手机短信真正作为一种沟通工具来使用。手机短信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大学生们越来越习惯于以短信方式取代原来以书信、电话甚至见面方式来维系的人际交往和感情交流[8],但是这可能会引发比依赖沉溺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加强大学生合理科学的手机短信使用方法教育依然十分重要,例如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同学间的交流、避免上课和休息前发短信、把短信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引导短信文化,提高学生传媒素养,理性对待手机短信[9],及时了解大学生短信使用情况,进行细致持久的个别教育[10]等,正确的手机短信使用方法将会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

    4 参考文献

    [1] 朱其志,宫佳,刘传俊,等.江苏省513名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与焦虑状况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320-322.

    [2] 李莹.短信文化流行原因的多维度分析:以大学生群体为例.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2):126-127.

    [3] 范文利,朱晓斌.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科技文汇,2007:4.

    [4] 张茜.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其短信使用的影响.法制与社会,2007(1):291-292.

    [5] 房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2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