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800名大学生对常见躯体疾病的社会排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
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梅毒、肺结核、艾滋病和乙肝5种传染性躯体疾病的社会距离居于10种疾病的前5位(得分分别为6.14,5.69,5.35,4.97和4.85),大学生对佝偻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压5种非传染性躯体疾病的社会距离居于后5位(得分分别为2.58,2.54,2.31,2.29和2.04)。方差分析事后的S-N-K检验发现:10种疾病的社会距离可以区分为显著不同的6组,甲型H1N1流感、梅毒与肺结核的社会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艾滋病与乙肝的社会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佝偻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症4种疾病的社会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3种疾病的社会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2 男女大学生对躯体疾病的社会距离 男大学生对10种疾病的平均社会距离是3.82,女大学生对10种疾病的平均社会距离是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P>0.05)。
2.3 传染性疾病与非传染性疾病的社会距离 大学生对5种传染性疾病的平均社会距离是5.39,对5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平均社会距离是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8,P<0.0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