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992528
汶川县中学生地震后1年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李 娟,胡晓琴,刘潇霞,曾子倩,刘之月,向莹君,袁 萍
第1页

    参见附件(1887KB,3页)。

     1.3 调查方法 由统一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班级为单位,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

    1.4 统计分析 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百分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学生PTSD阳性检出情况 地震后1 a,调查的1 835名学生中PTSD筛查阳性的有112(6.1%)名,其中初二学生PTSD阳性率(8.2%)最高;居住于农村、家庭有房屋财产损失的、心理辅导不满意的学生PTSD较高。性别、是否受伤及各民族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学生3组症候群阳性检出情况 1 835名调查对象中,PTSD的3组症候群中以警觉性增高(D组)阳性率(75.1%)最高,其次为回避症状(C组,45.8%),再体验症状B组(38.1%)最低。B,C,D 3组症候群阳性率女生高于男生,居住在农村的高于城镇,地震中受伤的高于没有受伤的,家庭有财产损失的高于没有损失的;初二和高一学生高于初一和高二学生;B,D 2组症候群阳性率少数民族学生高于汉族学生;3组学生症候群阳性率在对心理干预活动是否满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后1 a重灾区中学生的PTSD阳性检出率为6.1%,低于其他多项研究[7-9],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自然灾害程度,及不同时间测得的PTSD 发生率会有所不同[8]。D组症候群阳性率为75.1%,其阳性率仍较高。有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亲历的自然灾害要经历1~2 a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从忧郁和恐惧的心情中好转起来[10]。此次调查正是汶川地震后1 a,调查对象仍有一定比例的PTSD阳性率及各组症候群阳性率,也证明了消除自然灾害带来的心理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学生PTSD及B,C,D 3组症候群阳性率,初二和高一学生高于初一和高二学生;居住于农村的学生高于城镇学生;家庭有房屋财产损失的高于无损失的;心理辅导不满意的高于满意的。B,C,D 3组症候群阳性率女生高于男生、地震中受伤的高于没有受伤的。由于PTSD 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其发生与个体的遗传特征、身体素质、生活经历、人格构成、心态、事件发生时个体的身心成熟程度、创伤前后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事件的紧张度和严重程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11]。女生因心理特征、对创伤事件后的认知以及情感反应等与男生不同,相对于男生更易多愁善感,更敏感,导致3组症候群致阳性率较高。同一课题组的另一调查显示,汶川地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阳性的女生其月经异常发生率高于筛查阴性组;生活在农村、遭受生理创伤、家庭经济受损的学生其担心、忧郁、恐惧更为明显,需更长时间从恐惧和忧郁的心情中好起来[12]。有研究发现,学生的压力性生活事件增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加[13]。而初二和高一是中学生发展的2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各种压力在初二和高一时显著增加[14],这2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心理问题增加。

    1 a后青少年出现较多的症状是D组(警觉性增高)和C组(回避症状),可能原因是他们遭受过强烈地震灾害的打击,并且此次调查时间正是汶川地震1周年的时候,各种有关地震的悼念活动、报道、信息、讨论等勾起他们对1 a前灾难的痛苦回忆,导致心理问题加重或再次出现。

    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APA)统计,美国的 PTSD 人群中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58%,女性 PTSD 患者终身患病率约是男性的2倍[15]。张本等[16-17]对唐山大地震后孤儿的研究发现,22 a后PTSD的发生率仍高达23%,而亲身经历唐山大地震的居民延迟性PTSD的终身患病率为22.17%。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地震后1 a重灾区中学生的PTSD患病率仍有较高的比例,提示重大心理创伤会对受害者产生持久性应激效应,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长期影响他们的心身健康。因此,灾后应对青少年开展及时、适当的心理健康干预,并且开展长期的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心理健康。

    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 3).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7-98.

    [2] 史铁英,姜潮,贾树华,等.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价量表.中国临床康复,2005,9(40):44-47.

    [3] 杨晓云.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4] WEATHERS FW, LITZ BT, HERMAN DS, et al. The PTSD Checklist: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diagnostic utility.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raumatic Stress Studies, San Antonio, 1993.

    [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IV Edition, Washington: APA, 1994:427-429.

    [6] ARTIN T, NINET S, CHARLES C, et al. Estimating population preval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 example using the PTSD Checklist. J Traum Stress, 2008,21(3):290-300.

    [7] 赵丞智,汪向东,高岚,等.张北尚义地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随访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6):361-363.

    [8] 赵丞智,李俊福,王明山,等.地震后17个月受灾青少年PTSD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45-147.

    [9] GODEAU E, VIGNES C, NAVARRO F, et al. Effects of a large-scale industrial disaster on rates of symptoms consistent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toulous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8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