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办学模式和同伴组成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比较
![]() |
第1页 |
参见附件(1401KB,2页)。
聂润秋 徐玲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和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安全感量表,对分层选取的1 30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民办学校,同伴中大多数为流动儿童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同伴中大多是城市儿童的,就读于公办学校并有相似同伴组成的流动儿童具有较高的学校归属感;安全感在流动儿童类型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不同学校类型及同伴类型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不同,安全感是影响不同类型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可能因素。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对比研究 儿童 暂居者和移居者
【基金】北京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青年专项——北京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现象研究(CAA07010)
【分类号】D432.6;G639.2
寻找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动机,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需要就是建立使自己有所归属的社会关系[1]。对于中学生来说,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觉[2]。有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对学生的学习表现[3]、情绪行为[4]及前途期待[5]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
------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和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安全感量表,对分层选取的130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民办学校,同伴中大多数为流动儿童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同伴中大多是城市儿童的,就读于公办学校并有相似同伴组成的流动儿童具有较高的学校归属感;安全感在流动儿童类型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不同学校类型及同伴类型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不同,安全感是影响不同类型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可能因素。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1KB,2页)。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学校卫生》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