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233897
重庆市小学生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需求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王婷 窦贵旺 李凌竹
第1页

    参见附件。

    王婷 窦贵旺 李凌竹 李革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小学生对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为建立小学生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7所小学1 110名四~六年级学生,采用自编"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需求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遇到突发事件时,38.1%的调查对象最希望接受团体心理辅导,66.7%最希望由父母提供心理帮助。如果学校开展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健康教育活动,95.2%的调查对象有参加意愿,且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愿意参加者中,40.0%最希望该活动每个月开展1次;40.9%最希望班主任是活动的提供者;希望了解的活动内容是如何防范突发事件(51.7%)和如何缓解心理危机(51.5%);喜欢的活动形式主要为心理影片(45.0%)和心理游戏(40.8%)。结论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 危机干预 精神卫生 卫生服务需求 学生

    【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SKD01)

    【分类号】B844.2

    突发事件对公众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会导致人们在心理、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及社会混乱[1]。由于儿童青少年心理上的脆弱和生理上的不成熟,无论自然灾害还是生活突发事件,对儿童的影响往往大于成人[2]。但目前我国对小学生心理干预大多在突发公共事件之后,并且这
------
     突发事件对公众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会导致人们在心理、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及社会混乱。由于儿童青少年心理上的脆弱和生理上的不成熟,无论自然灾害还是生活突发事件,对儿童的影响往往大于成人。但目前我国对小学生心理干预大多在突发公共事件之后,并且这种心理救援上作还是零星的、被动的,没有达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层面,远远不能满足儿童的心理卫生需要。所以,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儿童提供心理危机十预服务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因此,本次调查从小学生个体出发,了解他们对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情况,为制定小学生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9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