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元分析
![]() |
第1页 |
参见附件。
张妍 任慧莹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目的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全文数据库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选取28篇研究报告进行元分析,研究对象涉及20 834名在校大学生,研究量表主要为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相关系数(r)为效应量,并进行Fisher Z逆转换。结果除父母亲的惩罚、严厉外,其余因子平均效应量的显著性检验P值均0.01,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的效应量绝对值大于母亲;母亲不良教养方式的效应量大于父亲;平均效应量在父母不良教养方式上值均为正。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父亲良好教养方式以及母亲不良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大。
【关键词】 教育 精神卫生 文献计量学 学生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由探索计划项目(HEUCF10年1314)
【分类号】B844.2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5],而父母与孩子关系不良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6]。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
------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父母与孩子关系不良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3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