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冬季 > 提醒 > 正文
编号:12983041
天人相应健康过冬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日 《家庭医学·下半月》2016年第12期
     养生讲求“天人相应”的观点,这也是传统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人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天、地、人、自然界万物,都来源于无形之气,又都受到阴阳、五行的支配,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要根据一年四时之气的不同特性来调整人的活动和意志,其核心内容是强调一个“从”字,即强调人的生活起居和精神意志活动要顺应四时之气,使人体之气与自然四时之气保持一致和协调,使生命活动在自然界的轨道和程序中运行,从而达到保护精气、养护生命的目的。《灵枢·岁露》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般原理同人体生理发展具有一致性,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养生”就是研究人如何调剂生活,使其尽可能保持长时间健康的学问。

    入冬以来,天气转凉,注重养生的人多了起来。民间有“冬令进补,春天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俗语。中医认为,冬令进补,“天人相应”,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关系密切,用以保持人體内外协调,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人健康不生疾病,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这里的“平”与“秘”均指平衡阴阳,调节精神达到身心健康。不然的话就会“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那么,怎样才能健康过冬呢?

    首先要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和互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是消长转化、互根互制、对立统一的关系。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使人体的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呈现着一种协调状态,气血充足,能吃能睡,精力充沛,心情愉快,五脏安康,容颜发光,有较强的应急能力,耐疲劳,抗病能力强。中医“阴阳平衡即健康”的理念,为亚健康状态的调治起着重要的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人若阴阳失衡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

    其次要慎起居避寒凉

    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不要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应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上班族虽不能“晚起”,但可尽量早睡,不熬夜。

    冬季避寒并不仅仅是要做好保暖,衣着应注意薄厚适度,保持体温,还要注意祛除身体的寒气,特别是原本就体内阳气不足、容易畏寒怕冷的人,以免影响体内阳气的闭藏,以应“冬藏之气”。

    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如果家中有暖气或空调,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或放一盆水,以便保持室内适度湿润。据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从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种;其结果是使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对呼吸道有影响,因而那些闭窗贪睡的人经常会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三要及时补水

    有些人认为,冬天人的活动减少,而且一般来说也不会感到口渴,因此不太需要喝水,这是一种误解。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仍然需要水分滋养,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不少于2000-3000毫升。也可适当饮茶,能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绿茶还能防癌、抗癌,对人体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长期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更应常饮茶。但是胃病患者或是贫血服药者不宜喝茶,尤其是浓茶。

    四要调节饮食

    冬天是肾主令之时,肾主闭藏,元阳根于肾。因此,冬季宜多食些有御寒功能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甲鱼、鸽子、虾、鹌鹑、糯米、板栗、韭菜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生热量多,可温中暖下、补气生血,御寒效果较好。还可多食养肾食材。肾阳虚者可多食山药、芡实、黑豆、胡桃、鹿茸、海马、杜仲、肉苁蓉等;肾阴虚者可多食海参、芝麻、枸杞子、桑椹、银耳等。

    冬季“进补”要科学,因人、因地施膳,辨证进补,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进补切勿过度。要注意多食新鲜蔬果,如青菜、马铃薯、豆腐、豆浆、橙子、苹果等,以免维生素缺乏,出现口腔溃疡、舌唇干燥、牙龈肿痛或出血、便秘等现象。白萝卜也是不错的选择,立冬后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增强,进食增多,容易产生内热,此时进食白萝卜具有清热化痰、消积除胀的作用,故有“冬吃萝卜”的说法。

    冬季饮食要营养搭配,巧妙组合,少吃“三高”食物,三餐要合理分配,定时定量。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要养成定时就餐的好习惯,规律化饮食能使人体免疫调节得到更好的巩固,使人健康少生病。三餐能量分布应为30%、40%、30%,亦可按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强度进行适当调整。早餐营养要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每日膳食营养摄入量:奶类及奶制品100克;豆类及豆制品50克;畜禽肉类50~1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50克;蔬菜类400~500克;水果类100~200克;谷类300~500克。

    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促进健康”,提倡科学的饮食养生法。特别是中老年和体弱之人,冬季应以“温热软饮”为宜。《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灵枢·师传》指出:“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饮食温度太热或太寒均对人体不利,有病修养时更应知晓。热体热病须忌辛辣煎炸,寒体寒病须忌生冷瓜果,脾胃湿热重者,则当少吃肥甘油腻;每食不宜过饱,以七八分饱为宜;饮食要清淡,荤素搭配,以素为主;食宜缓慢,细嚼慢咽。《千金要方》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因此,调节饮食,温热软饮,有益于保健养生,延年益寿。

    五要适当运动增强心血管功能

    每天可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使阳气潜藏。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快步走、慢跑、散步等。若老人有高血压或冠心病,建议以慢走为最佳。

    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避免大汗出而使阳气外泄。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段,一般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2点左右为最佳。

    《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强调精神健康与躯体健康同等重要。当人的身体与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互相协调时,就能达到气血精神平和的健康状态。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描述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一个人保持平和恬淡的内心,不被七情内伤所累,则体内的气血运行流畅,自然不被疾病困扰,保持健康的状态,益寿延年。

    我们只要遵循“天人相应”的理念,则“苛疾不起”,健康度过严寒的冬季,以强健的体魄迎接新的一年。 (韩德承)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冬季 >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