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95
编号:13561319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中国药房》 20195
     KEYWORDS Fried Perilla frutescens seed; Standard decoction; HPLC; Fingerprint; Rosmarinic acid; Transfer rate; Yield of paste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名医别录》[1]。紫苏子主产于河北、四川、甘肃、江苏等地,其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2]。临床上多用其炮制品炒紫苏子,因炒制后可降低其油脂含量[3],增强其止咳平喘的功效[4-5]。汤剂作为炒紫苏子的传统应用形式,存在服用、储存、携带不便等问题[6]。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相比具有质量稳定、疗效可靠、便于携带、服用方便、便于保管等优势[7],但中药配方颗粒也存在对其疗效认识不足、缺乏统一标准、研究基础薄弱等问题[8]。因此,2016年8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了《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将标准汤剂作为衡量中药配方颗粒是否与临床汤剂基本一致的标准参照物[9-10]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