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3年第2期
编号:12358678
护理工作压力现状分析与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 2013年第2期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强,给护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业务精通,技术娴熟,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然而,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社会的偏见,护士地位偏低,各种各样的考核晋升等等,均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认真分析护理工作压力,探讨其应对措施,为提高护理管理者和护士积极应对压力,指导护士释放压力,减轻职业疲倦及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压力;护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2-0051-02

    护士作为高应激的职业群体,工作对象是最复杂的生物体——人,由于护理职业特殊的职业环境,工作超负荷,社会地位低、待遇低,职业风险大,知识更新的压力,各种晋升考核等,造成护士工作压力增强,职业疲惫感加重,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认真分析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探讨其应对措施,能更好地提高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百拇医药
    1护士压力的原因分析

    1.1特殊的工作性质:由于护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要与患者及家属密切接触,护士既要完成平凡、琐碎、繁重的护理工作,又要与患者、家属、探视人员打交道,经常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使得护士精力长期透支,得不到很好的恢复和休息。

    1.2特殊的工作环境:卫生场所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1],每天接触不同性格、脾气、知识、经济背景不同的患者与家属,应对患者喜怒哀等情绪变化,既要处理各种治疗护理等常规工作,还要处理各种应急突发事情,感受生死离别的情感冲击;职业暴露的风险,工作中经常接触各种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放射线等威胁,以及拥挤的空间和不良的空气,遭受疾病的侵袭等不良环境。

    1.3社会心理压力:护理工作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医护、护护、医技、药技、后勤、职能等相关部门,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陷入困境,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护患关系,由于许多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护士的工作性质,遇到不解的问题不能客观地理解,情绪过激,甚至殴打护士的事件时有发生,使得护理人员的身心更加紧张、疲惫,情感方面容易受到挫折。社会上还始终存在重医轻护旧俗观念。护理工作经常遭到患者的误会,护士辛苦的付出往往得不到重视和认可,奖金和福利与医师的差距较大,晋升及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护士的贡献未被社会完全认可,这些都降低了护士的护理工作积极性。在工作压力以外,很多科内开展质量控制和监督,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护士长夜查房,护理质量考核,各种技术比武,知识竞赛,岗位先进的评比等等,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压力导致心理失衡使护士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 http://www.100md.com
    1.4职业压力的风险:护理工作是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工作,每天面对着复杂变化的病情,不确定因素很多,隐匿性的风险很大。护士必须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做出反应,生怕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使护士心理状态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1.5知识更新的压力: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应用于临床,要求护士必须掌握;各级医院对护士学历层次的要求,也促使着中专护士学大专、大专护士学本科,再加上护理继续教育、三基训练、晋升考试、进修学习等各种形式的考核,也使得护士面临很大的压力。护士既要完成日常繁重的护理工作,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培训、自学,就必然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

    1.6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不科学,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各级医院的护理人力绝对或相对不足,再加上护士的岗位职责定位不清,护士不仅要完成属于护理范围的事,还领取物品、催费、外出陪护检查等大量的非护理工作,更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更大。有的医院推行“示范工程”活动,改进临床护理的工作模式,促使临床护理服务过渡到“无陪护”,这样护士不仅要完成专科护理,还要负责病人在医院住院期间的基础护理,无形中就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 http://www.100md.com
    1.7 自身损伤方面的压力:护士为医院的易感染人群,源于常常密切接触患者,包括已确诊和潜伏期的传染病源。各种护理操作过程中常有自身损伤现象发生,如穿刺伤、抽血割破手指﹑血源的感染因素等等,还有各种带有病毒的辅料,污物的处理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损伤。

    2应对措施

    2.1改善工作环境,营造和蔼的人际关系。医务工作管理者要努力为护士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改善办公条件,将护办室、治疗室环境优化,各种物品放置有序,标识明确,便于护士查找。关心体贴护士的心理感受,积极疏导不良的情绪,指导护理人员释放压力。国内外研究证明,社会支持可以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提高个体对各种事件的应激能力。同时要培养护士乐观积极的精神,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能力。管理者要想方设法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如组织外出郊游、召开谈心会、生日送小贺卡或小礼品,让护士有一种温馨的归属感。

    2.2科学排班,弹性安排护理工作的时间。护士长要根据工作量合理的安排人力,实行弹性排班,尽可能做到新老搭配、综合搭配。护士长排班时,还应充分理解护理人员同时承担多种角色,既是妻子又是母亲,同时肩负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因此,应尽可能地满足护士的合理要求。
, 百拇医药
    2.3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护理工作管理者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教育引导护士积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客观地看待各种复杂的问题。加强培训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正确处理各种医患关系的能力。

    2.4管理层和同事的支持。有研究表明,医院的良好的方针政策、组织氛围、管理者和同事的支持都能够缓解或预防护理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在护士群体中,同事的支持,特别是管理者的支持,如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开展群体或小组讨论活动,及时传递医院信息,采取信息化设施,开展网络杂志交流平台,都能为护理工作人员提供情感交流的园地,促使她们主动寻求心理治疗与咨询,有利于培养和锻炼自身应对能力,减轻职业压力。

    2.5配置足够的护理人力,保证安全的护士配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不科学,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会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医务管理者应合理调整好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的比例,减轻工作压力。
, 百拇医药
    3结论

    总之,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和公共理解支持不足等承受着高于一般职业的工作压力。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态度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工作压力越大,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影响越大。因此分析护理压力的原因,探讨其应对的措施,对护理工作管理者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减轻其工作压力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花,余雨岚. 浅谈护士长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38-39.

    [2]聂春雷,童星. 社会转型、职业女性与社会支持——护士群体个案研究【J】.《思想战线》,2005,2(31):13-18.

    [3]叶志弘,姜安丽. 护士群体中同事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38-939.

    [4]赵冬梅. 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0,19(2):44-46., http://www.100md.com(柯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