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58731
体像障碍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季荣霞 叶剑虹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2-0083-02

    体像障碍,是指人对自身空间特征的认知,包含既往及现在的感觉,特别是躯体感觉的信息障碍。通常是指脑损伤后患者对自身身体空间表现的认知障碍,常由大脑半球右侧顶叶的急性脑血管病或其他局限性急性脑损伤所致[1]。近二十年来,国外学者对该病症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但是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在早期的研究中混淆了体像障碍和躯体变形障碍(BDD)的两个概念,如何将二者准确的进行鉴别和施治,由于临床病例较少,目前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收集整理本院神经内科2008-2010年收治的16例体像障碍与急性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0年9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体像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34~71岁,符合DSM-IV体像障碍诊断标准[2]。神志清楚,无精神病史。共入组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随机分为2组,各8例。研究组男3例,女5例;对照组男4例,女4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均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与帕罗西汀20-40mg/d或者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常规治疗,根据年龄及体重,以症状明显好转后改为小剂量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认知重建,让患者识别自己的认知错误及不正确的思维,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缺陷;行为矫正,采用暴露疗法来纠正不正确的掩饰行为;家庭支持,教育家庭成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5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