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4年第3期
编号:12719617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保健工作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第3期
     【关键词】幼儿 ;保健;对策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09-01

    概述:如何做好幼儿保健,在幼儿健康的成长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保健方式方法,使幼儿健康的成长,本文就有关细节问题进行探讨,供大家共勉。

    如何做好幼儿心理保健工作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随着新《纲要》的贯彻实施,一些幼儿园开始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经对幼儿群体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幼儿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约占4%~8%。其中约4%左右的幼儿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心理治疗,6岁以前是发现心里问题与矫正的最佳时机。3~6岁的儿童一旦出现行为偏异,如:与大多数同年龄的小朋友相比活动过多、恐惧、过分害羞、抽动症、口吃、注意力不集中、爱咬指甲、吸吮手指、梦游、抱怨、行为冲动等,应找出原因,尽早矫正。下面介绍几种3~6岁幼儿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矫正方法。

    一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因素

    抗拒入园:刚上幼儿园的幼儿因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加上有些家长平时的溺爱或娇纵,对外交往过少,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群体生活等。都会使幼儿对入园感到陌生和不适应,甚至有些幼儿会对新环境感到恐惧。

    1.2孤独: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幼儿有可能因为自小缺少玩伴而养成喜欢独处的习惯,不合群或拒绝接受其他孩子的亲近。

    1.3咬指甲:这可能是幼儿发泄内心紧张的一种方式,大多是因为父母或老师要求过高,对幼儿批评过多,态度粗暴所致,致使幼儿只好用咬指甲来减轻内心的压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