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4年第7期
编号:12745376
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第7期
     【摘要】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来提高,所以加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人才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职业学校或者医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训基地的建设资金不足、忽略对实训基地的利用、管理手段不足等,最后就如何对妇产科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探索,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妇产科;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252-02

    一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部的十六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工学合一,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建设,可以通过实验、实训、实习三个重要环节来完成。加强妇产科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目前职业院校和医学院的教学重点,可以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共享资源,集教学、培训、学习于一体,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学生在实训培训基地进行实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重点知识,也能给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各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只有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够为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为职业教育实训整合、培训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和服务型人才提供保障条件,为实践的提供良好的平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妇产科护理人才。

    二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妇产科护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得到了发展,但是仍然不够完善。很多教学机构已经在加强对职业学校或者医学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但还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由于受到规模、设施的限制,实践教学难以展开,阻碍着高校的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纵观目前的高校校内实际训练基地的建设,往往会在建设的过程中和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类:第一,培训中心的建设成本越来越高,从开始的几十万到后来的几百万元,又到如今的几千万,因为对各种先进医疗器械和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耗资越来越多,而很多学校无法给予足够的财力支持,导致很多实训基地的建设。第二,很多高校虽然设有校内实训基地,但是对其利用率很低,形同虚设。很多学校由于将实训基地的建设重点放在了对实验设备和设施的技术学习上,过去强调学习的技巧性,忽略了教学实践,导致学生的操作技能增强,临床经验十分匮乏,这就导致在以后的工作中,妇产科护理的学生无法正确的处理问题,沟通技术和护理服务均不达标。一些校内实训基地不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对现代化的智能化、信息化实训教学开发也比较少,所以未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无法达到资源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培训、岗位培训功能得不到发挥,新技术开发也被搁置,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第三,目前很多高校的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管理标准,导致很多实训基地面积小、规模小、实验项目少、实验设施少,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与真正的实际环境相差甚远,导致校内实训的效果差。

    三关于完善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

    1.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政府投入

    想要解决现有职业学校或者医学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中的问题,关键是要遵循两个职业教育的规律:第一,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相互规律;第二,职业教育的内部规律。也就是说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除了要做好自身的建设,还要考虑社会各界对其的影响,考虑教育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当中,首先我们必须在宏观上为妇产科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妇产科校内实训对将来妇产科护理人才的影响,直接和间接投资实训基地建设,同时也也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社会企业和培训机构,来共同参与来解决实训基地建设的用地或者资金的问题。其次,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为校内实训建立一个完善、独立的机制,促进其自我发展,发挥出校内实训的价值。

    2.规范实训教材,完善实训教学手段

    根据妇产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应该仅仅围绕《妇产科护理培训指南》和《妇产科临床护理实习指南》编排课堂教材,并将其作为校内实训的配套实践教学用书。妇产科校内实训应该有严格的规则和章程,教师应该谨遵护士培训大纲,对每个培训项目操作程序都严格把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可以根据标准实践反复进行练习,通过利用多媒体工具(可以在妇产科护理培训室安装投影系统和多媒体课件、电脑和触摸屏等多媒体学习系统),将妇产科的护理培训内容和学习软件、评分标准、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操作置入其中,以巩固课堂培训和实践技能的操作训练。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评价,从而提高妇产科护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3.规范化管理,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提高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价值,我们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对实际教学进行安排设计,对培训室的人员调配进行统一部署、分配和使用。规范化妇产科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日常教学管理科学规范化,可以在校内引进“6S”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校内实训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培训基地。与此同时,优化教师的结构,加强对教师的能力提高,也可以鼓励教师进入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的专业工作,进行1-2年的临床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培训教学和教师培训专业知识,或者是邀请一些大医院的临场医生和教授到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初钰华.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

    [2]田婷.成人高校实践教学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3]姜德才,张展.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3), http://www.100md.com(熊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