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2743136
高压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第12期
     【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院治疗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每10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38例,总有效率71.05%,对照组38例,总有效率44.7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有效的,并且副作用较少,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114-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重大负担,它也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对其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及预防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大降低了它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但由于本病的治疗存在着"时间窗",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无法在治疗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救治,导致预后不良,甚至死亡。如何积极有效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进一步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仍是临床上需要研究的课题。我科在使用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一2013年12月我院住院院治疗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1.5±9.8岁,病程7-72小时,平均病程18.9±10.5小时,其中轻度10例,中度21例,重度7例,伴随疾病:糖尿病12例,高血压18例,冠心病8例;观察组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2.1±10.1,病程6-72小时,平均病程19.2±11.4小时,其中轻度11例,中度19例,重度8例,伴随疾病:糖尿病11例,高血压16例,冠心病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WHO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确诊并排除了出血性脑卒中,并排除有高压氧治疗禁忌症的患者及具有高压氧治疗危险因素(高热、气胸、癫痫、肺气肿等)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凝、调节颅内压、神经细胞活化剂、血管扩张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并给予调节血压、血糖、血脂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0.15-0.22mPa,治疗时间20分钟/次,间隔5分钟,每天治疗3次,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致残程度(根据Barthel Index(BI)指数评分标准)及CSS(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变化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定为:①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或CSS评分减少90%以上;②显著有效:病残程度1-3级或CSS评分减少45-89%;③有效:CSS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CSS评分减少或增多均在18%以下;⑤恶化:CSS评分增加18%或以上。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有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38例,总有效27例,总有效率71.05%,对照组38例,总有效17例,44.7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气压性中耳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暂时停止治疗3-5天后,未再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未中止治疗。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其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由于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的平衡失调而导致了本病的发生。

    由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具有"时间窗",并且这个"时间窗"仅有3小时,大大增加了本病的治疗难度,这是本病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主要原因,导致了患者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在临床上重视治疗的同时,更要重视本病的预防,针对本病高危因素,积极开展疾病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将有助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高压氧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综合治疗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学者还指出高压氧治疗并没有使患者受益,反而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害。但近年来评估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对照研究不断增多,结果也表明,高压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明显,特别是对远期预后有更为明显的改善。因为高压氧治疗可以增高氧分压、血氧含量,提高氧的弥散量和弥散距离,可以有效恢复缺血半暗区域的细胞功能。通过本观察也可以发现,应用高压氧治疗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压氧治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气压伤、减压伤及氧中毒等,有报道称副作用的发生率约在2.82%,本文观察到的副作用发生率为2.63%,与相关报道相符。

    总之,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有效的,并且副作用较少,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徐魏,廖殿昌,罗伟祥,等.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高压氧治疗价值及机理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4);457-459.

    [2]于秋红,刘亚玲,薛莲壁.高压氧治疗缺血陛脑卒中的现状和展望[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6

    [3]樊金莲.时间选择对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影响(附90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8,30(s):673., 百拇医药(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