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健康
编号:11504215
哭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2007年第11期
     哭是孩子表达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方式。对婴儿来说,哭是其表达消极情绪的信号,如,让爸爸妈妈知道该给他们换尿布、喂奶了等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表达自我需要和体验的能力也增强了,哭不再是他们表达需要和体验的主要手段,而是更多地依靠语言、动作等方式,并学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表现,他们有时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但是,如果他们把哭当做解决问题的惟一手段,遇到困难就哭,并在心理上对哭产生了依赖,这样就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首先,经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孩子,其身体各器官都会受到抑制,影响正常发育。其次,哭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如果和别的小朋友在玩耍时不会交流,遇到困难只会哭,长大后就很难学会与别人友好交往。这种交往方式会发展成为退缩的个性倾向或以极端的行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冲突,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再次,孩子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到父母的情绪,使他们产生自责和无力感,“人家的孩子好好的,而我怎么就带出了这么爱哭的孩子?”进而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使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形成孩子与父母之间消极情绪的不良循环。

    总之,健康、快乐的孩子常有积极、愉快的情绪,年轻的父母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积极、开朗的情绪、情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让其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象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2.能比较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说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3.跌跤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4.热爱劳动,爱惜物品。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7.在新环境或陌生人面前,不过份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 百拇医药(晨 秋)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