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667961
防治糖尿病的20个误区(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2008年第9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防治糖尿病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可以说“久病成医”,很多老病友都总结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防治小窍门。但防治糖尿病又是一个讲究科学性的任务,具体的方法上可不能“想当然”地去盲目、片面地道听途说,以身试法。以下这些防治中的常见误区,是医学专家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不妨对号入座,有则改之。

    糖尿病诊断主要靠查尿糖

    顾名思义,易被误解为尿内有糖就是糖尿病,实际上这一认识不完全正确。因为,血糖会不会从尿液内排出,决定于肾脏闸门的设置,即肾脏的血糖阈。正常人的肾脏的血糖阈值在每升8.9~10毫摩尔(160~180毫克/升)左右。当肾脏的血糖阈值低于8.9~10毫摩尔/升时,即使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尿内也会出现葡萄糖。当肾脏的血糖阈值高于8.9~10毫摩尔/升时,即使血糖值在异常增高范围,尿内也会不出现葡萄糖。临床上可以遇到尿糖阳性不是糖尿病,尿糖阴性却是糖尿病的少数病例。尽管尿糖检查对于多数糖尿病病人的诊断和监测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肾脏的血糖阈值可能因人而异,再者同一个人的肾脏阈值又可能随时发生变化。为此,无论糖尿病的诊断还是监测,都应以血糖为准。

    只重视空腹血糖,不重视餐后血糖

    误认为观察糖尿病病情的惟一指标就是空腹血糖。其实,临床上存在单纯饭后高血糖病人,或空腹血糖增高的不多,餐后血糖却很高的病人。最新科研成果表明,餐后或负荷后高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病死率、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餐后高血糖比单纯空腹高血糖或持续高血糖的危害性更大。

    正规的做法是三餐前后、睡前、甚至午夜都应该监测血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