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治疗肾病的“误区”
误区一:激素能够治愈此病。
很多病人发病之初感觉倦怠,双腿沉重,早上起来后,脸部水肿,像“胖了”一样,到医院检查,发现小便中有蛋白或潜血,被确认为此病。
此病的常规治疗,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尿蛋白、潜血。刚开始治疗效果还明显,检验指标很快好转、消失,但遇到感冒、劳累又发作。于是,又开始使用激素,如此反复,一次比一次加重,渐渐出现恶心、呕吐等肾功能不全症状。
其实道理很简单,小便中出现蛋白和潜血是因肾小球基底膜受到了严重损伤,单纯使用一些控制性药物,从指标上看尿蛋白、潜血暂时消失了,并不等于此病治好了,这些激素类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治标未治本,指标今天下降明天又会上升。
误区二:药物的滥用与乱用。
中药有十八反十九畏,就是指药物的相互配伍禁忌问题,西药也有配伍禁忌,很多化学药不能同时使用。然而临床上治疗上经常把降低免疫力的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与提高免疫力的黄芪注射液,金水宝,香菇多糖注射液,胎盘片等合用。如此,一是造成患者资金的浪费,二是导致疾病缠绵难愈,病情反复。我们不可否认,激素在控制急性期的尿蛋白有很好的效果,但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对慢性肾病患者尽量不要使用激素。
其次,迷信偏方。有些偏方是可治疗疾病,但对于某一位患者的病情却不一定适合,肾炎的治疗是需要一定的疗程和规律用药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就应该按照医生为其制订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切不可迷信偏方,尤其不可瞒着主治医师用药,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另外,频繁、超量应用抗生素。部分患者把肾炎和一般的炎症性疾病(如肠炎、肺炎、膀胱炎等)等同起来,采用抗生素治疗。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肾炎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所引起的,而炎症性疾病则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后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而前者的治疗主要是清除抗原物质,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很多抗生素都伴有肾毒性,如果滥用,也可能引起肾损害,加重肾脏病变。
误区三:透析,无法摆脱。
西医认为,尿毒症患者如果开始了血液透析,要想摆脱掉是不可能的,但事实却不尽如此。因为每个人的原发病不一样,导致出现尿毒症的原因及诱因也不完全一样。如果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摆脱血透是完全可能的。
很多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多是病情长期稳定,血肌酐、尿毒氮也相对稳定,并未到非透析不可的程度,残存的肾功能部分仍很可观。往往是由于感冒、发烧、肺部感染、腹泻肠炎、泌尿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外伤或是与别人发生纠纷情绪激动,或者工作疲劳未注意休息等情况,导致病情发生恶化而透析的。对于此种情况,如能解决原发病,使患者拉长透析间隔的时间,最终摆脱透析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不抓住机会迅速正确地治疗,肾单位大量坏死,最终无法逆转,就只有依赖透析了。透析带来的巨大费用和不适,成为此病患者和家庭难以承受的负担。
误区四:换肾,最好的解决办法。
近几年媒体对换肾等器官移植的悲情故事宣传,使得不少人一听尿毒症就联想到换肾。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幸运地换肾成功,因为肾源太少,如果不是直系亲属能够提供,按照我国的法律,等待尸体肾的机会而且又能配型成功的太少了。而且并非每一次移植都能成功,万一失败,病人还要继续接受透析治疗,甚至面临再度换肾。
还有一些疾病是不建议换肾的,如一些患者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的,肾炎活动期、消化性溃疡、尿路感染及伴有下尿路梗阻者,均不建议作肾移植。
其实换肾并不能一劳永逸,移植术后,病人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每月需要相当的费用,算起来与透析差不多。美国医疗专家统计:换肾后的平均生存期为7年,而中国肾脏移植后生存期一般为5~7年。
误区五:盲目忌盐。
医学上对肾炎患者的盐摄入量的控制是很严格的,主张这类患者“限盐”,但并非许多人认为的“忌盐”。盐是机体组织代谢必不可少的元素,长期禁盐不仅起不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反而会使许多脏器功能下降,不利于恢复,轻者使病情迁延,重者危及生命。通常情况下,若无明显水肿和高血压,每日补充3~5克食盐即可;重度水肿或高血压者,可适当减少盐的摄入,每日1~3克或遵医嘱为宜。
误区六:吃动物肾脏可以滋补肾脏。
其实动物的肾脏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不宜食用。因其胆固醇、嘌呤含量也很高,会加重肾脏负担。
误区七:多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
实际上恰恰相反,人体内的代谢产物有很大一部分要是从尿液中排出体外的。若尿量不足,就可能造成体内的代谢产物堆积,加重肾脏的损害。
小贴士 踮起脚尖解小便
现在,介绍一种“前卫”的解小便做法,即人们无论站立还是蹲,坐着,最好能踮起脚尖解小便。据有关专家介绍,为什么人类在解小便时,往往有寒颤的反应,这是因为解小便后,人体内的毛孔或毛细血管松弛了,完全处于无防备的状态。此时,如果稍不留意,便易患感冒或者患皮肤病、风湿病等,祖国医学称之为“表气破于邪”。因此,解小便时最好咬紧牙关,踮起脚尖小便,即把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用力着地,则可起到一时强肾的功能,因而能连带地达到强精及补肾利尿的效果。专家认为,若。能在一天内做上5~6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连续一个月或半年左右的时间,便能达到很好的强精、补肾又健身的作用,亦可缓解因长时间取站立位而导致的足跟痛。
很多病人发病之初感觉倦怠,双腿沉重,早上起来后,脸部水肿,像“胖了”一样,到医院检查,发现小便中有蛋白或潜血,被确认为此病。
此病的常规治疗,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尿蛋白、潜血。刚开始治疗效果还明显,检验指标很快好转、消失,但遇到感冒、劳累又发作。于是,又开始使用激素,如此反复,一次比一次加重,渐渐出现恶心、呕吐等肾功能不全症状。
其实道理很简单,小便中出现蛋白和潜血是因肾小球基底膜受到了严重损伤,单纯使用一些控制性药物,从指标上看尿蛋白、潜血暂时消失了,并不等于此病治好了,这些激素类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治标未治本,指标今天下降明天又会上升。
误区二:药物的滥用与乱用。
中药有十八反十九畏,就是指药物的相互配伍禁忌问题,西药也有配伍禁忌,很多化学药不能同时使用。然而临床上治疗上经常把降低免疫力的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与提高免疫力的黄芪注射液,金水宝,香菇多糖注射液,胎盘片等合用。如此,一是造成患者资金的浪费,二是导致疾病缠绵难愈,病情反复。我们不可否认,激素在控制急性期的尿蛋白有很好的效果,但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对慢性肾病患者尽量不要使用激素。
其次,迷信偏方。有些偏方是可治疗疾病,但对于某一位患者的病情却不一定适合,肾炎的治疗是需要一定的疗程和规律用药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就应该按照医生为其制订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切不可迷信偏方,尤其不可瞒着主治医师用药,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另外,频繁、超量应用抗生素。部分患者把肾炎和一般的炎症性疾病(如肠炎、肺炎、膀胱炎等)等同起来,采用抗生素治疗。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肾炎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所引起的,而炎症性疾病则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后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而前者的治疗主要是清除抗原物质,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很多抗生素都伴有肾毒性,如果滥用,也可能引起肾损害,加重肾脏病变。
误区三:透析,无法摆脱。
西医认为,尿毒症患者如果开始了血液透析,要想摆脱掉是不可能的,但事实却不尽如此。因为每个人的原发病不一样,导致出现尿毒症的原因及诱因也不完全一样。如果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摆脱血透是完全可能的。
很多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多是病情长期稳定,血肌酐、尿毒氮也相对稳定,并未到非透析不可的程度,残存的肾功能部分仍很可观。往往是由于感冒、发烧、肺部感染、腹泻肠炎、泌尿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外伤或是与别人发生纠纷情绪激动,或者工作疲劳未注意休息等情况,导致病情发生恶化而透析的。对于此种情况,如能解决原发病,使患者拉长透析间隔的时间,最终摆脱透析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不抓住机会迅速正确地治疗,肾单位大量坏死,最终无法逆转,就只有依赖透析了。透析带来的巨大费用和不适,成为此病患者和家庭难以承受的负担。
误区四:换肾,最好的解决办法。
近几年媒体对换肾等器官移植的悲情故事宣传,使得不少人一听尿毒症就联想到换肾。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幸运地换肾成功,因为肾源太少,如果不是直系亲属能够提供,按照我国的法律,等待尸体肾的机会而且又能配型成功的太少了。而且并非每一次移植都能成功,万一失败,病人还要继续接受透析治疗,甚至面临再度换肾。
还有一些疾病是不建议换肾的,如一些患者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的,肾炎活动期、消化性溃疡、尿路感染及伴有下尿路梗阻者,均不建议作肾移植。
其实换肾并不能一劳永逸,移植术后,病人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每月需要相当的费用,算起来与透析差不多。美国医疗专家统计:换肾后的平均生存期为7年,而中国肾脏移植后生存期一般为5~7年。
误区五:盲目忌盐。
医学上对肾炎患者的盐摄入量的控制是很严格的,主张这类患者“限盐”,但并非许多人认为的“忌盐”。盐是机体组织代谢必不可少的元素,长期禁盐不仅起不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反而会使许多脏器功能下降,不利于恢复,轻者使病情迁延,重者危及生命。通常情况下,若无明显水肿和高血压,每日补充3~5克食盐即可;重度水肿或高血压者,可适当减少盐的摄入,每日1~3克或遵医嘱为宜。
误区六:吃动物肾脏可以滋补肾脏。
其实动物的肾脏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不宜食用。因其胆固醇、嘌呤含量也很高,会加重肾脏负担。
误区七:多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
实际上恰恰相反,人体内的代谢产物有很大一部分要是从尿液中排出体外的。若尿量不足,就可能造成体内的代谢产物堆积,加重肾脏的损害。
小贴士 踮起脚尖解小便
现在,介绍一种“前卫”的解小便做法,即人们无论站立还是蹲,坐着,最好能踮起脚尖解小便。据有关专家介绍,为什么人类在解小便时,往往有寒颤的反应,这是因为解小便后,人体内的毛孔或毛细血管松弛了,完全处于无防备的状态。此时,如果稍不留意,便易患感冒或者患皮肤病、风湿病等,祖国医学称之为“表气破于邪”。因此,解小便时最好咬紧牙关,踮起脚尖小便,即把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用力着地,则可起到一时强肾的功能,因而能连带地达到强精及补肾利尿的效果。专家认为,若。能在一天内做上5~6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连续一个月或半年左右的时间,便能达到很好的强精、补肾又健身的作用,亦可缓解因长时间取站立位而导致的足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