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741923
我的高原反应

     日前,应青海电力公司之邀,我第三次踏上青海高原。到西宁的第一个夜晚是在昏昏沉沉的似睡非睡中度过的。对于平日挨到枕头就着的我来说,这是显然的高原反应。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在海拔3000多米、蜿蜓起伏的高原公路上驱车500多千米,来到海拔380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抵达青海电力公司果洛分公司驻地后,随行的二位保健医生不顾自己高原缺氧反应,立即投入工作,用AMP无创式血液分析仪为驻地分公司员工做身体检测。而我则不得不在远处的座位上细细“享受”高原的缺氧反应了。

    白天头有些晕,站起来会感觉脚下有些不稳。上三层楼到所住房间,就气喘嘘嘘、心跳加速,感觉比在北京回家爬五层楼还要累得多。晚上睡觉则是在整夜的昏沉中熬到天亮。这些症状算是我此次青海之行正常的高原反应,而我此行最强烈的高原反应来自青海电力公司本身,症状则只有一个:感动!

    在果洛分公司接受检测的20位职工中,大多数人的检测结果反映出高原低气压和缺氧条件下对心脏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中有几个还是20岁出头,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他们大多不是当地人,而是来自海拔稍低的西宁。他们必须每天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地带奔波工作,架设电网,维护线路。保证把充足的电力送上高原,送进藏区。他们会感觉慢慢适应了高原的低压和缺氧,不会像我那样很难过。他们只会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毫无怨言。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在生活方式上做些相应的调整,以应对高原条件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然而,我们再回到西宁青海电力公司总部,就会亲身感受到公司党委一直在高度关注公司员工特别是各地基层分公司广大员工的健康状况。党委书记李葛明提及在青海各个州基层工作的员工,总是满怀深情地感慨:他们的工作条件实在太艰苦了!我们一定要全心全意关爱员工健康,不遗余力,不能含糊。要踏踏实实,把“关爱员工健康”落到实处。据了解,为了找到理想的权威机构和专业服务团队,李书记亲自带队数次到北京寻找、调研、考察。并在公司内部组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专门成立了“关爱员工健康”领导工作小组。

    上期卷首中,我曾大力鼓吹应该对那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罗阳和孙波们的健康给予高度关注。青海电力公司党委的思路和做法让我不得不检讨自己之前的认识是否偏颇。那些精英型人才的个人贡献固然很大,能力固然很高,但毋庸讳言,关注最大多数人的健康利益,无疑是党的基本宗旨,也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

    青海电力,让我感动,促我行动。 (璧昭)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