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721293
早期干预卒中后情感障碍

     卒中后的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忧郁、焦虑、紧张、兴趣减退、淡漠、失眠、早醒和心神不定等精神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卒中后情感障碍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卒中发作引起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的退路受损,导致神经递质合成减少,从而使得患者的情感调节不稳定,易在此基础上出现相应的精神症状。另外。某些生活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例如,对疾病的过分担忧、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以及缺乏家庭成员关心、照顾等,也会造成患者情绪波动,诱发或加重情感障碍。

    因此,当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卒中后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医护人员要及早对患者的精神方面做出全面评估,—旦发现患者确有情感障碍,应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干预治疗,特别是对伴有抑郁症状的卒中患者,要及时使用抗抑郁药。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可以明显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并能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所以,该用时不要犹豫,早期使用抗抑郁药可促进康复。家庭成员要注意保持病室环境安静,以保证患者安心休息,并要多关心、多照顾和安慰患者,以使其保持情绪上的安宁和稳定。当患者病情稳定,转入康复期后,应积极鼓励患者料理个人卫生,单独进食,参与所喜爱的活动,如简单的小手工操作等、以振奋精神,增强自信心,更好促进康复。 (韩咏霞)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