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712996
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杨继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术后苏醒时间B组为(21.5±3.5)min, A组在麻醉状态下拔管(P<0.01)。拔管后B组有2例出现轻度喉痉挛, 7例出现舌后坠, 经面罩给氧、静脉给予地塞米松、托下颌等处理好转, 而A组未出现上述呼吸道梗阻。A组无术后躁动,有6例患儿哭闹,予喂食少量清淡果汁后安静。B组术后躁动或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拔管前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屏气或喉痉挛明显高于A组(P<0.01)(表2)。

    3 讨 论

    先天性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颜面美观,早期整复手术是治疗唇腭裂的唯一办法。由于婴幼儿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及手术区邻近呼吸道,唇腭裂修复术需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完成,并且要求术后清醒快而完全,因此,对麻醉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七氟醚是一种较新的吸入麻醉药,于1968年由Regan首次合成,20世纪90年代正式批准用于临床。与其他吸入麻药相比,七氟醚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仅为0.63,诱导快、消除迅速、苏醒快,有醇类的水果香味,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有良好的气道耐受性,小儿易于接受[1]。七氟醚溶解度低、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有一定的肌松作用,由于小儿的肺泡通气量及心输出量大于成人,组织血液循环丰富,且小儿的血/气、组织/气分配系数更低,吸入药物更易到达血供丰富的脑组织,故诱导时间短, 无躁动、呛咳、屏气及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七氟醚用于麻醉维持较异丙酚而言有其独特的优势:维持期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麻醉深度的调控更迅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