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2014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722445
论气机升降理论与脾之后天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药物与人》2014年第8期
     摘要:

    通过梳理气机升降理论在医籍文献的记载,对气机升降理论与脾胃脏器生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从升举脾阳,条畅气机升降治法在临床的应用,为进一步应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疾病提供思路。

    关键词:气机升降;脾胃论;脾胃枢纽

    【中图分类号】

    R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021-01

    升降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于《黄帝内经》,成熟、完善、系统于东垣、丹溪,更有近代张锡纯、黄元御进一步深化、发挥。气机升降理论是辨证立法处方遣药的依据,中医认为气机升降五脏皆有,因为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笔者从《内经》、《脾胃论》学习入手,尝试探讨气机升降理论与脾之后天的关系。

    1 气机升降理论朔源

    气机升降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1]。《素问·六微旨大论》言“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