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天地》 > 2008年第7期
编号:11643717
大灾过后要防“精神传染病”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健康天地》 2008年第7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近日特别提醒:进入防疫阶段,灾区除了要严防炭疽病等传染病之外,还特别要防“精神传染病”——因灾后各。种谣言引起恐慌,可能导致群体性癔病的出现。

    对于这一提醒,广州中医药大学邱鸿钟教授称“并非耸人听闻”,他指出群体性癔病是一种轻度精神障碍,常伴随着战争、地震、突发性大范围流行病等重大突发事件而产生,并常发生在人群较为集中的安置点、学校、医院病房等环境中。作为精神障碍,群体性癔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辟谣,并及时找出群体中的“病源”——第一个发病的病人,把他和群体隔离开来,转移其注意力,并解除其躯体上的不适。同时要减轻周围人群的情绪反应,并辅以一定安定性的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

    灾后民众精神脆弱易信谣言

    地震发生至今,灾区出现了各种谣言:有传言说水坝将崩塌;又有传言说化工厂爆炸……救援人员不但要救人,还得不时与这些不实的信息“作战”。目前,各地已查处了一批谣言散布者,但灾区民众的精神仍然十分脆弱,随时都可能被不良的暗示所影响。
, http://www.100md.com
    针对上述现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近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指出,目前灾区除了要严防疟疾、黑热病、炭疽病等身体接触类的传染病之外,还特别要严防出现“精神传染病”。因为灾后各种谣言易引起人们的恐慌,的确存在导致群体性癔病的可能性。

    群体性癔病不是普通心理障碍

    近日,一些即将赴灾区参加救援的志愿者纷纷向记者打听:如何判别“精神传染病”,它与一般的心理障碍有什么区别?万一遇到这种病,该如何应对?如何帮助病人摆脱这种精神上的异常?

    专家称,这两类病最大的分别是在于病人对自身的行为有无自知力,以及是否出现妄想。普通的心理障碍通常具有自知力,没有幻觉和妄想;而精神癔病通常有严重的社会行为功能障碍和不适应,主观与客观世界不一致,知、情、意不统一,不会主动求医,思维逻辑混乱,感知觉异常。群体性癔症病人的精神障碍和异常行为一般是比较明显可见的。
, 百拇医药
    一般来说,群体性癔病有如下特点:

    1 急性群体发病: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诱发,多数起病急骤,可有发作性和持续性两种临床经过。

    2 暗示性强:在他人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启发下,或看到某种事物“触景生情”,并可相互影响,有诱发症状。

    3 发作短暂:绝大多数病人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来说,运动障碍大约会持续5~20分钟,精神、感觉障碍持续10~30分钟,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可达1小时或更长。

    4 反复发作:患者症状可反复发作,表现可以完全一样,发作次数2~10次不等,少数发作次数更多。

    5 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结果不符,无阳性体征。

    6 女性、年长者以及儿童居多,发病者多属同一区域,处同一环境、在同一时间发作,并受同一种精神刺激引起。
, http://www.100md.com
    防治对策:及时辟谣并配合暗示治疗

    专家认为,当前急需做好灾区群众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并尽量让信息通畅。对于精神脆弱、易受不良暗示影响的人群,特别应讲清当前他们所在环境的安全性,并对可能出现的新灾情及政府的应对措施给予详细的介绍,使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避免新灾情出现后进一步产生紧张和恐惧等不稳定情绪。建议救援人员除在灾区一些安置点或临时学校等人员较多的场所要及时留意并制止不实谣言之外,更要对恐慌的人群多加观察,以防止群体性癔病的出现。

    万一发生群发性癔症,要先找到第一个发病的病人,把他和群体隔离开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并解除其身体上的不适。同时要减轻周围人的情绪反应,及时疏散病人,不宜集中处理,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相互感应,尽量缩小反应面。

    在对个体的治疗上,可参照以下建议定制适当的方案:

    1要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如脑电图、头颅cT或磁共振等检查,无需补液者避免输液。

    2疏导为主,暗示治疗:正面疏导,消除恐惧心理和顾虑心理,稳定情绪。在用语言暗示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酌情实施氨水吸入、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等治疗,不可用兴奋剂。

    3催眠疗法对病人进行催眠后进行语言暗示,或用2.5%硫喷妥纳作静脉缓慢注射,或酌情服用一些抗焦虑药,如安定、利眠宁等。

    4针灸疗法:癔病性痉挛发作时,取穴人中、合谷、太冲、下肢瘫痪取涌泉、太冲、阳陵泉进行针灸治疗。, 百拇医药(丁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