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诱惑(1)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的竞争异常激烈,屡屡创造人们难以想象的达到甚至超出人体生理极限的奇迹。为了在比赛中战胜对手,一些人试图借助于训练以外的手段,即兴奋剂来提高运动成绩。兴奋剂的使用从伦理道德上违反了体育运动的公平原则,也损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使用兴奋剂已成为体育活动中屡禁不止的现象,甚至已经波及业余运动员和普通老百姓。那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没有人使用兴奋剂呢?据调查,有的白领在竞争的压力下,也经常使用兴奋剂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成绩;也有人在赌场一天一夜没睡的情况下,为了战胜对手,也使用兴奋剂;也有人为了在台上发挥好的演讲才能,征服听众,也使用兴奋剂……
兴奋剂为何在国际体育界屡禁不止
为什么要使用兴奋剂
最近,媒体传出消息,西班牙自行车选手玛丽亚·莫里诺在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查中被发现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已经被取消参赛资格,国际奥委会在2008年8月11日进行了宣布。玛丽亚·莫里诺是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查中第一位被发现阳性的选手。而在此之前,中国竞走冠军宋红娟被查出使用违禁药,遭禁赛4年的兴奋剂丑闻;游泳运动员欧阳鲲鹏的尿样呈阳性,后被证实使用了合成类固醇,中国泳协给予欧阳鲲鹏终身禁赛、其主管教练冯上豹终身取消教练员资格处分。
为了提高竞技能力,一些运动员使用能暂时性改变身体条件和精神状态的药物和技术,在国际体育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那些频频改写世界纪录的选手中很可能往往会出现与兴奋剂沾边的丑闻人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77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健康天地》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